眼柄很長吧~大家所喜愛的卡瓦勒斯基眼柄最長,其實他跟這個斑櫛蟲是有關係的,斑櫛蟲是長眼柄這個支系的根,斑櫛蟲之後演化成中間櫛蟲,然後再演化成卡瓦勒斯基。
也就是 Asaphus punctatus -->Asaphus intermedius -->Asaphus kowalewskii 。
編號:11-14-3 so
眼柄很長吧~大家所喜愛的卡瓦勒斯基眼柄最長,其實他跟這個斑櫛蟲是有關係的,斑櫛蟲是長眼柄這個支系的根,斑櫛蟲之後演化成中間櫛蟲,然後再演化成卡瓦勒斯基。
也就是 Asaphus punctatus -->Asaphus intermedius -->Asaphus kowalewskii 。
編號:11-14-3 so
俄羅斯三葉蟲精裝書團購有最新進度,請有訂書的石友拉到文章下面去瞭解。
編號:11-12-2-3 so
體態勻稱,身體完全展開的蟲蟲。
啊呀~大家不要以為近日天氣乾冷,大頭狗的皮膚都乾裂了。其實那些是他的生長線(lines of growth)-- 泰瑞斯線啦~
編號:11-12-2-2 so
由正面看來頭鞍前緣相當短。
喔喔~漂亮的眼睛
從側面看來更是明顯,頭鞍前緣的確很短
這張側面照特寫,頭鞍前緣幾乎成垂直,是辨別櫛蟲種類的重要特徵之一,依據Tomm兄在前篇文章教我的知識,我覺得這隻纖細櫛蟲反而像碩櫛蟲真是傷腦筋,就有勞Tomm兄再來鑑定一下
2010/03/11 04:11
〔編譯羅彥傑/綜合報導〕澳洲科學家十日宣布,他們已從包括恐鳥(Dinornis)與象鳥(Aepyornis)等巨大絕種動物的蛋殼化石中,取出去氧核醣核酸(DNA),為全球首例。不過,科學家提醒說,這不代表絕種物種應該、或者能夠以電影「侏羅紀公園」描繪的方式而復活。
澳洲伯斯市梅鐸大學的邦斯教授所領導的研究團隊表示,澳洲、馬達加斯加島與紐西蘭共十三處地點發現了絕種鳥類的蛋殼化石,他們從這些蛋殼化石已乾燥的內膜中分離出DNA。相關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皇家學會學報生物學專刊》上。
不會飛的恐鳥是鴕鳥的遠親,身高最高可長到四公尺,到十八世紀晚期前被紐西蘭的毛利人獵捕至絕種。至於象鳥則是像恐鳥與鴕鳥一樣的走禽動物,可長到三公尺高,半公噸重,但在一七○○年以前就因為歐洲人殖民馬達加斯加島而遭滅絕。儘管令人望而生畏,牠其實是草食動物。
研究人員說,從蛋殼上成功地發現古老DNA,「對於考古學與古生物學領域而言具有重大意義」。雖然蛋殼是有彈性的薄膜,在世界各地的化石中經常被人發現,但這項研究卻是第一個發現DNA可以從蛋殼中萃取出來。這項成就有助於科學家繪製遭人類滅絕鳥類的基因圖譜。
研究人員把蛋殼壓縮成粉末狀,以最新的雷射技術,用螢光綠化學顏料來凸顯在顯微鏡下的DNA「熱點」。萃取出DNA後,再利用簡稱PCR的聚合?鏈鎖反應將其擴大。PCR是鑑識科學家的標準工具,譬如用在取得著名的「基因指紋」上。
繼前篇 - 梅恰梅恰的部屋 (桃園篇) 之後,續集 - 梅恰梅恰の部屋 大變身,終於完成。
已經完成心目中化石櫃的樣子,雖然大家可能沒興趣,但化石狂還是想跟大家分享,說不定有一天你也想來個化石大整理,弄個自己專屬的化石展示空間,屆時你就可以看這篇參考參考。
IKEA買的北歐組合書櫃,很便宜3個才5000元,60(寬)x 20(深)x 190(高) cm,重點是深才 20 cm,剛好可以擺放 1~2 排的化石。一般的書櫃都太深,化石擺下去後排都會被前排遮住。另外就是淺,靠在牆上才不會佔空間,只要有空的牆面,把牆擺滿都不會佔空間,因為就把書櫃當做是稍凸出來的牆面就好了。基於這兩個考量,我找這書櫃找了很久了。
每一格都是一個年代,按年代來分開展示可以清楚看到古生物演化上的差異或哪個年代會出現什麼?例如三葉蟲從寒武紀開始,且身體都是扁扁的。可惜目前我寒武紀的三葉蟲不多
三葉蟲到了奧陶紀就變得較立體了,且會捲曲成防禦型態的球狀,這是體態上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