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爬蟲類 (4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小魚龍小魚龍小魚龍小魚龍小魚龍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頸水神龍是一種蛇頸龍,這件椎骨採集自摩洛哥阿斯弗拉古爾米馬以北的晚白堊紀地層。
此件標本少了椎骨中間隆起的神經脊,但是根據兩翼及脊椎孔(被填充沒有清出來)的相對位置對照後面的網摘圖,應該是E的位置,也就是胸椎。

112-1-4

12345678910

11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請注意賣家給的是泰坦巨龍類,沒有明確的學名喔!
這顆牙齒來自一頭大型摩洛哥泰坦龍,目前身份不明。這顆牙齒有修復,但修的自然看不太出來痕跡。
跟雷巴奇斯龍一樣,它的牙端也是有進食痕。

111-6-7

12345678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麼大的牙齒相當少見,無拼接,靠近根部的一側有一些縫隙填充。棘龍牙齒是相對常見的化石,但大(超過 3 英寸)、保存完好的標本很少見。
這些大的棘龍牙齒經常會被嚴重修改,其中多個牙齒片段可以粘接在一起形成更大的"假牙",或者在上面塗上牙釉質。很好判斷,可以尋找牙齒中間周圍的一圈沙子,它被粘在上面以隱藏斷裂,有時也是多個牙齒片段合成的痕跡,它用來掩飾做得不好的修復工作。
大約9公分,牙皮漂亮,沒有斷接痕

111-3-4

12345678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iroccopteryx moroccensis 焚風翼龍
晚白堊紀95ma.
Taouz, Morocco
焚風翼龍本來是最大的翼龍之一,翼展長度約為4-5公尺。它冒險進入非洲海岸附近的大海,捕捉在水面附近游泳的魚類和其他獵物。這種翼龍的確切屬名和分類仍有爭議。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它是 Coloborhynchus 屬(殘喙翼龍)的成員,一些人認為 Siroccopteryx 是一個單獨的屬,還有一些人認為它更接近 Anhanguera 屬(古魔翼龍)。Siroccopteryx (焚風翼龍)似乎是使用更廣泛的屬名。
焚風翼龍具有獨特的牙齒圖案。前兩顆牙齒被壓扁,筆直地伸出下顎前部。接下來的三組牙齒彎曲並伸出下巴的側面。最後兩對牙齒直接從下巴中伸出。這種安排可能是為了幫助翼龍捕捉它所吃的魚。
一般這種牙市面上1~2cm,這支牙特長,有4cm左右,且牙皮漂亮,但牙尖端部分有修(如圖)。焚風翼龍的復原圖及牙齒圖如下,為網摘圖。
110-14-1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茂名龜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在 1955年有二位古生物學家分別為 周明鎮 先生以及 劉嘉龍 先生,他們在中國大陸廣東省茂名市郊新坡鎮大塘一帶,挖掘出大量的魚、鱷、龜等化石,其中以龜的化石為最多,因此就以當地的地名取名為「茂名龜」。
到了1958年又有一位古生物學 家葉祥奎 先生到當地考察,竟然挖掘出土多達二十餘件的茂名龜,經鑑定後發現牠是屬於龜鱉目隱頸亞目兩爪鱉科(所以其實它是鱉,不是龜)中的一個已絕滅的屬。生活距今在七千萬前到三千萬年前古新世漸新世時期的淡水龜類,由於這種淡水龜分布非常廣泛,所以曾在歐洲、北美、北非和東亞都有發現其化石。
茂名龜的學名叫Anosteira maomingensis,直接翻譯成中文為〝茂名無骨龜〞。可是龜鱉類體內不可能沒有骨頭,只是在龜殼的構造上退化成沒有盾片,而留下一層骨板。所以, 葉祥奎 先生就把牠譯為「茂名無盾龜」,簡稱為「茂名龜」,後來這個譯名普遍被國內外學者所採用。目前除了已知的廣東茂名龜外,還有蒙古無盾龜、滿洲無盾龜、嶺南無盾龜還有山東無盾龜等。
--資料來源:網路
 
學名:Anosteira maomingensis 茂名無盾龜(簡稱茂名龜)
年代:始新世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哈哈~戽斗恐龍配上它的牙齒化石真是有趣!!

231

19-28-1(售出)

4

19-28-3

6

19-28-4

7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哈哈~金古錐的甲龍,感謝石友的畫圖
右上角畫的甲龍牙好像貝殼,左下角不是鳳梨是蘇鐵喔~
這是市面上較罕見的甲龍類牙齒。結龍就是甲龍的一個家族,屬於食草恐龍, 生活在蒙大拿州的白堊紀期間,身上進化成披覆完整的盔甲塊,並裝飾有成排的古甲節結和刺。結龍與甲龍科恐龍不同,其他甲龍科缺乏像狼牙棒般的尾巴。結龍擁有小的葉狀牙齒,如果受損嚴重就無法與甲龍牙齒做區別。

19-29-2

123

1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件化石告訴我什麼是專業清修、什麼是restoration......
清修分成repair (修理) 跟 restoration (復原)
repair是把掉的、破碎的化石修復回去,所以repair不會無中生有。restoration是把化石缺失的部分,用材料製作復原回去,材料有石膏、塑鋼土、塑料...等。
這件長吻鱷鱷魚頭母岩有缺損,用石膏補;牙齒及骨頭也有缺損,也是用石膏補,石膏是白色,所以補完要上色,等全部都修理完後,再用固化劑整體保護。這樣的過程就是restoration,把缺的東西用材料補上去。恐龍骨化石也是這樣修、俄羅斯三葉蟲也是這樣修,所以restoration對化石清修而言再正常不過了,只是一般化石商品不會主動告知,可能是因為他們也不懂或是他們覺得這是正常的,不需要告知,所以搞不好大家收藏的化石或多或少都有修補。我買化石這麼多年,唯一會跟你說修補比例的大概就只有俄羅斯三葉蟲。我的東西,只要我知道有什麼修補,我都會告訴你,就如同這件化石。但這件化石是我交給專業清修師清理的,過程中我只有看到一些地方有白色的石膏,然後收到後就是這樣令人驚喜的樣子了。除此之外,清修師還在母岩背面清出鱷魚的下顎來(如圖),真是額外的驚喜及收穫。清修師還跟我說本來想把鱷魚頭清成立體的、摟空的,但這樣我就很滿足了......專業的清修跟我這種只會用氣動筆及電動雕刻筆的,真是差別很大啊!!

0-289-3

1234567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角龍類有原角龍、三角龍、惡魔角龍....等,美國賣家無法確定,所以以角龍牙稱之,我也無法確定,所以標籤以角龍類牙齒代之
有石友比對最後張圖,這顆形狀沒在裡面,所以確定不是一般常見的三角龍牙,是其他角龍類的牙,所以石友也就歡喜收藏下來

19-22-4

12345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就很像滄龍類的埃及圓齒龍,但尺吋上小一號,中間突起也比較緩、另外牙根中空,所以可以確定是鱷魚牙。由最後張圖(網摘圖)看來各部位的牙齒長的不一樣,一般我們看到的是錐形牙,這種球形牙少見,所以才這麼陌生。
北方鱷 Borealosuchus(意為“北方的鱷魚”)是生活在北美白堊紀晚期至始新世的鱷類,已經滅絕。B. sternbergii種是來自北達可達州,晚白堊紀,屬於比較古老的種。

19-22-3

12345678910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喙嘴翼龍(Rhamphorhynchus sp.)意思是「喙狀的口鼻部」,是種生存於侏儸紀的長尾翼龍類,與翼手龍生存於相同時代。喙嘴翼龍的頜部,布滿向前傾的尖細牙齒。牠們可能以魚類、昆蟲為食。
目前保存最好的喙嘴翼龍化石來自於德國索倫霍芬採石場,不僅有骨頭,還有翅膀與尾巴等軟組織(如最後兩圖,維基百科)。

目前發現最大的喙嘴翼龍標本身長126cm,扣掉長尾巴,其實算是小隻的翼龍,難怪這件牙齒化石會這麼小。喙嘴翼龍的上頜有20顆牙齒,下頜有14顆牙齒,總共34顆,也沒想像中的多。牠的嘴部閉合時,上下的牙齒互相交錯,顯示牠們可能是以魚類為食。

一般市面上流通翼龍牙齒最多產的就是摩洛哥,牙長約1~2cm,牙身較粗,價錢也很親民。但這支在索倫霍芬石灰岩上的喙嘴翼龍牙約1cm左右且很細,價錢卻是16000日幣,是摩洛哥的牙的3倍左右。可能是產地及稀有性的關係才會這麼貴。

19-18-3-3

12345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顆是大約0.7公分左右的鴨嘴龍類(艾德蒙龍)脫落齒。鴨嘴龍嘴中有大量的小牙齒(某些物種中多達900顆),用於打磨堅韌的植物,磨食當中脫落的牙齒通常被稱為“飛濺物”,由字面看來,鴨嘴龍牙齒似乎很容易脫落噴濺出來。
鴨嘴龍是相當常見的草食動物,在晚白堊紀漫遊於亞洲,歐洲和北美。許多種類的鴨嘴龍在頭上都有明顯的冠飾,其中一些帶有氣室,可能會產生不同的聲音,用於音頻警告或求偶和視覺顯示的目的。
最後圖復原圖為網摘圖。
幾百元,意者私,謝謝大家。
請注意,牙齒小於1cm。

19-17-4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等了很久,終於等到大於1CM、牙尖完整、牙鋒鋸齒明顯的小型肉食性龍牙
這支牙表面雖然有天然的裂痕,但確定不是斷接的痕跡就沒關係,而且牙皮很漂亮,少見品項很好的牙
由於這牙發現時,它的主人缺乏關節骨化石,所以尚無法判斷屬於哪種龍,只能確定是小型獸腳亞目恐龍,以奔龍或阿貝力龍可能性大。但這支牙比較扁平狀,所以推測奔龍牙的機率大些。

19-14-1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此件特別加上台灣檜木底座,是我用老台灣檜木衣櫥報廢後回收的老木料做成,散發濃濃的檜木香氣。牙齒長達6cm以上,牙皮紋路漂亮,但有些修補,所幸修補的很自然。

Rebbachisaurus garasbae 雷巴齊斯龍
晚白堊紀95ma.
Taouz, 摩洛哥
蜥腳類恐龍牙齒是獨特的鑿子形狀,尖端有自然的進食磨損。雷巴齊斯龍是一種蜥腳類恐龍,長達20米,生活在非洲大約99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時期。這種巨大的四足植食恐龍有一個小頭,一條長而優雅的脖子和一條鞭狀的尾巴。雷巴齊斯龍與其他蜥腳類恐龍的區別在於其異常高大的脊背。南美蜥腳類恐龍(雷尤守龍)的發現幾乎與雷巴齊斯龍相同,它支持了這樣一種理論,即早白堊紀期間非洲和南美之間仍然存在土地連接,’讓它們可以到處遷移。

19-7-6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市面上較罕見的甲龍牙齒。Ankylosaurs sp.甲龍是食草恐龍,生活在蒙大拿州的白堊紀期間,身上進化成披覆完整的盔甲塊,有些甚至發展成尖角釘子。他們揮舞著一個巨大的尾巴,尾巴末端有骨鎚,可以用來防禦諸如暴龍之類的掠食者。最後圖為網摘圖。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矽化恐龍骨(圓頂龍) Agatized DinoBone
晚侏羅紀 150.
美國 猶他州

這是一塊手掌大小、立體的恐龍骨頭,經過拋光處理,可以很容易地看到漂亮的內部單元結構(海綿骨孔隙)。幾乎可以肯定是像莫里森組中常見的大型蜥腳類恐龍-圓頂龍。矽化恐龍骨是一種罕見的化石恐龍骨,其原始的化石骨已經被二氧化矽基的化合物(瑪瑙,碧玉,玉髓或蛋白石等)所填充,才會拋光後有這麼美麗的顏色與紋路。

這件迷人的地方在於拋光的表面宛如洗石子牆面且有顏色變化,雖然平面卻有立體小石頭的感覺。(圖一)
Cmarasaurus sp. 圓頂龍 如最後一張圖(網摘圖)

19-6-8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塊兩面拋光的恐龍骨板,之所以能夠拋光是因為整個恐龍骨頭被二氧化矽置換(矽化)。 二氧化矽內的其他雜質會造成拋光後表面顏色的呈現, 另一方面矽化也能夠保持骨頭內的細胞結構, 如所見拋光面的不規則孔隙。 這樣的恐龍骨有時被稱gembone,瑪瑙化骨。
這塊矽化恐龍骨採集自摩洛哥的白堊紀地層, 根據骨髓細胞大小及骨骼其他特徵,幾乎可以肯定是蜥腳類恐龍中梁龍超科的雷巴齊斯龍。

19-6-5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二氧化矽填充禽龍骨頭裡骨質部孔隙的骨頭化石。經過切片拋光有露出綠色及粉紅色的透明感,有可能已經瑪瑙化,真是迷人的半寶石了。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蒙大拿州的地獄溪地層是恐龍挖掘的天堂,市面上流通的美國產恐龍牙或恐龍骨化石大多數是產自於這個地方。一般而言,你能發現的恐龍化石都是已經露出地表,多少已經被風化,所以化石有缺損、有裂、有剝離都是正常的風化現象,這時塗上B72保護劑就能確保以後的妥當收藏。

鴨嘴龍(學名Hadrosaurus)意為「健壯的蜥蜴」。在1858年,發現了第一個鴨嘴龍的化石,這也是北美洲所發現的第一個完整的恐龍化石;大多數資料顯示鴨嘴龍身長7到10公尺,高達3公尺,重量約7噸。鴨嘴龍可能以二足方式奔跑,但當進食時可用前肢支撐自己;如同所有鴨嘴龍科,鴨嘴龍是草食性。鴨嘴龍的牙齒顯示牠們吃樹枝、樹葉。

這件化石賣家給的資料是趾骨,比對一下應該是最後圖的紅圈那個。由於這件骨頭太大,我實在懷疑是否為趾骨,若是,可能也是比較靠近根端的第四趾骨(近端趾骨、近位趾骨或近節趾骨)(如最後一張圖鴨嘴龍的趾骨組合,資料來源:https://www.e123.hk/ElderlyPro/details/283710/sc)。
(資料及最後張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http://www.wikiwand.com/zh-mo/%E9%B8%AD%E5%98%B4%E9%BE%99)

19-1-1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