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6-29 

左邊是陽模,右邊是陰模

看起來有點像一陀大便便,其實是大結核菊石,高度約 9 cm,所以是大結合 ( 大結核 )。

菊石這一面量起來好像只有10 cm,實際上另一面包含有殼口的那一圈量起來 13.5 cm,是難得一見的粗壯大菊石。

陰模的上面還有一個菊石,所以才稱作局中局 ( 菊中菊 )。

為了避免陰陽模時常開開合合對不到而磨損菊石表面,所以貼個標籤,如此要合起來時只要對準標籤上下半部就可以輕易合起來。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08/12/23

(路透華盛頓22日電)你可以稱它是恐龍爸爸保母。科學家檢視與一大窩恐龍蛋一起被發現的三隻中等體型恐龍骨骸化石,結論認為是公恐龍而非母恐龍在保護這批巢穴、孵蛋。

 

這篇18日在「科學」(Science)發表的報告說,這種行為也存於現存幾種鳥類。科學家相信,鳥類是1億5000多萬年前從小體型、有羽的掠食性恐龍演化而來。

這三種恐龍:傷齒龍(Troodon) 、嗜角竊蛋龍.(Oviraptor)和名為Citipati的恐龍,生存在大約7500萬年前,屬於食肉恐龍。

這項發現意味著至少這三種恐龍,公的或許會與好幾隻母恐龍交配,所生下的蛋都集中在一個大巢穴中,母恐龍生下蛋離開後,公恐龍就負責孵化、保護自己的寶寶。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編號:0-86 so 

像不像電影人魔裡面把頭殼剖開,露出人腦的俯視圖。雖然有點噁心,但說真的這化石很漂亮哩!

邊緣那些小孔不知道是樹蕨的什麼構造,很像毛細孔的樣子?

中間部分我戲稱的人腦,應該就是樹蕨的維管束吧!如果有錯的話請指正囉~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2008/12/16

(路透華盛頓15日電)有1種特殊的兩棲動物身上披覆著像骨頭般的甲殼,距今2億1000萬年前生長在溫水湖裏,捕捉魚類以及其他生物為生。牠們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當中擁有最特殊張嘴方式的動物之一。

這種生物名叫童鰓螈海膽(Gerrothorax pulcherrimus),與地球早期某些恐龍共同生活著,牠們可以張開嘴巴,但與其他脊椎動物不同之處在於,牠們的下顎並不能動。

有別於移動下顎,這種生物張嘴方式是整個頭頂往後打開,看起來非常像掀開馬桶蓋一樣。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文譯名:波角石

學名:Cymatoceras  sp.

分類:鸚鵡螺目/鸚鵡螺超科/波角石科

產地:Mahajunga,Madagascar

年代:中生代/白堊紀/早白堊世/阿爾布期(階) Albian (112~100ma)

講波角石大家可能聽不懂,它就是大家俗稱的鸚鵡螺啦~

其實鸚鵡螺是個籠統的名詞,我們常常講英國的鸚鵡螺、法國的鸚鵡螺,馬島的鸚鵡螺則是太有名了,所以鸚鵡螺直接就是它的代名詞

編號 : 5-6-5

又大又胖的大型鸚鵡螺,上半部還保留外殼拋光,下半部去殼拋光,同顆鸚鵡螺兩種型態,很不錯的化石。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