顆粒靜蟹 Gaiene granulifera
年代:上新世(Pliocene)
產地:桃園,大溪 Daxi, Taoyuan,Taiwan
編號:0-57
母岩很大很厚,大約有20 cm左右。
事實上還保留著蟹殼紋路的螃蟹化石很少。這張是蟹螯的特寫。
顆粒靜蟹 Gaiene granulifera
年代:上新世(Pliocene)
產地:桃園,大溪 Daxi, Taoyuan,Taiwan
編號:0-57
母岩很大很厚,大約有20 cm左右。
事實上還保留著蟹殼紋路的螃蟹化石很少。這張是蟹螯的特寫。
屬名 中文名
~D~
DACTYLIOCERAS 指菊石
DAMESITES 達美斯菊石
DARAELITES 達瑞爾菊石
DENCKMANNIA 丹克曼菊石
DESHAYESITES 德沙耶斯菊石、德斯菊石
DESMOCERAS 帶菊石
DESMOPHYLITES 帶葉菊石
花了很長一段時間終於把菊石的中文學名翻譯出來,當然這不是亂翻譯的,拉丁學名很複雜的地方,除了詞性的不同、字尾也隨之不同,另外就是拆字根很也麻煩。
我的方法是一個學名,依照有可能斷字的地方去拆,然後拆出來的字根就去用google查詢,當然還是有查不到的就沒有列出來。隨著書越看越多、越拆越有經驗,推翻前次的翻譯、再次修正也是常常有的事。
經過這次的翻譯,大致可歸納出一些簡單的規則:姓氏+ella、名詞+ites、人名+i+ceras、名詞+o+ceras、名詞+iana、名詞+ia、地名+ensis。另外就是字根,常用字根:Ortho-正、直的意思、Pseudo-偽、擬的意思、Pachy-厚、粗的意思......計畫下一個po出的就是拉丁文字根表。
這些中文翻譯中有些常見的菊石或是google一查就查出全名的,我大致都不會去重拆,例如耳熟能詳的原微菊石等。有些大陸的譯名如果沒有太誇張我也是接受。另外就是要感謝菊石達人-劉sir,是他開始拆字拉丁學名,我才跟上的,所以等於是他領我入門,當然其中也有很多中文學名是他翻譯出來的。
最後要說明的是:這是按照字典法索引排序,所以大家可以按照開頭的字母輕易就查到菊石中文名。另外,這裡的譯名只到屬名,個人是覺得沒有必要到種名,如果玩化石到種名就玩的有點負擔了。學名中有"‧"的符號是表示念的時候斷音或瞬間停頓的位置。再來就是裡面的中文譯名當然可以再修正、而且也不是全部的菊石都上去了,所以歡迎大家若查不到可以將菊石學名回應給我,我若翻譯的出來就會把它加上去,或是要修正菊石譯名,也歡迎把你的修正提供給我。
最後,還是希望大家共襄盛舉,讓這個菊石中譯名有第二版、第三版...越來越正確、越來越多,也歡迎大家常來查詢,但請勿轉為商業用途。
屬名 中文名
屬名 中文名
~M~
MACROCEPHALITES 大頭菊石
MACROSCAPHITES 巨船菊石
MAMMITES 乳突菊石
MANTELLICERAS 滿德爾菊石
MANTICOCERAS 尖棱菊石
MARIELLA 瑪麗菊石
MARTOCERAS 馬爾托菊石
2009/04/23 14:10
這隻非常原始的動物,從鼻子至尾巴長約110公分(43吋),身體類似水獺,頭骨形狀與海豹關係比較密切。
它住在淡水湖或湖邊。
這種動物被命名為「Puijila darwin」,Puijila在印紐特人(Inuit)所操的印紐伊特語(Inuktitut)中的意思為小海豹,darwin則是向提出演化論的生物學家達爾文(Charles Darwin)致敬。
雖然這種生物並非任何一種現代海豹的直系祖先,這支科學團隊仍稱它為「會走路的海豹」。
這次探險的細節將刊登在最新一期的「自然」(Nature)雜誌。中央社(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