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帶著小楊老師去劉sir家拜訪,看到劉sir櫥窗裡有擺這些可愛的小東西,詢問之後也去拍賣買了一組回家擺

Ammonite 菊石

Anomalocaris 奇蝦,a-有相反的意思,nomal=normal 正常的意思。

Styracosaurus 刺盾角龍 (有個更好聽的名字 : 戟龍) ,多刺的蜥蜴,因頸盾上有多根骨刺而得名。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吼~這隻暴龍骨架大吧 ! 記得是有一年的過年在家花很久的時間組起來的。

呵呵~玩具居然比化石還多我之前玩12吋大兵 ( 1:6 縮小比例 ) 很多,但自從玩化石後就沒買了。後面那三盒都是有點年紀的收藏品。

1/6的駕駛艙,酷吧 ! 當初迷的原因,就是不管是人、衣服、配件,或武器、器具,它都能把細部完全呈現。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這次中正紀念堂的恐龍展,嚴格來說是給小朋友看的,來自日本博物館的標本、蒙古考察的情形、及擬真的機械恐龍構成了這次的展覽元素。

真正的化石標本不多,看不過癮。

蒙古考察隊的考察情境是唯一值得我們一看及了解。

機械恐龍、會動、會講話、日本科技的強項,小朋友應該很喜歡,我家膽小鬼會怕

由於帶小朋友去,所以沒有辦法有系統拍照,所以大家將就看,有一些資料會再補充上去。

大隻的原角龍化石,蒙古產。看不出真偽。

將標本(在產地蒙古上石膏包裹保護)運回實驗室後清理的情境。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編號 : 11-8  so

比錢幣還小,所以種名命名為 minor,可以翻譯為 "小" 的意思。

小賽達莉亞蟲的尾部也有明顯的後褶邊。

這隻單棘威金森蟲接近尾部的中葉體節上有一根明顯、漂亮的尾刺,這也是種名 unispina 的由來。

雖然這隻少了頭部,但用google查詢,好像都比不上這隻的尾刺漂亮。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10/01/29

恐龍是什麼顏色的?中國與英國研究團隊二十七日第一次有了答案:橙褐色。這是科學家首度握有證據、證明恐龍並不像過去認為的體色灰土,更重要的是,研究發現的恐龍羽毛顏色與結構,能進一步支持鳥類是由恐龍演化而來的理論,這項研究發表在自然期刊。

 

研究支持 鳥類由恐龍演化而來

 

過去的圖畫都把恐龍畫成棕色或灰色,那是因為科學家不知道恐龍到底是什麼顏色,因此只能以化石出土時的顏色來假設;不過中國和英國團隊研究中國東北出土的中華鳥龍化石之後,發現鳥龍羽毛中有兩種黑色素體,一種是真黑色素,另外一種為褐黑色素,團隊根據和現代鳥類的對比推測,認為中華鳥龍應該是全身覆蓋黃褐色和橙色相間的羽毛,尾巴則是橙白兩色相間。

 

中華鳥龍生存年代約在一億兩千五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早期。團隊認為,從鳥龍的化石推測,這些帶毛的恐龍和古鳥類的身體,應該已具有以灰色、褐色、黃色及紅色為主要基礎的色彩,假設這些色彩可能產生不同比例的組合,那麼一億多年前的鳥類和恐龍或許也如同今天的鳥類一樣五顏六色。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