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c 31 Thu 2009 08:36
十八禁!包公石(售出)
- Dec 28 Mon 2009 09:33
維持原狀!?怎麼清?
98/12/30更新:(感謝lobo及platform提供資料)
原來港口石灰岩是一種石灰岩的名稱,常出現在花蓮的港口邊故得名。
五百萬年前的港口石灰岩,原本是呂宋火山島弧中的奇美火山島(類似今日的綠島或蘭嶼)停止噴發後沉積的石灰岩,含有淺海相的珊瑚、海藻、以及大型有孔蟲化石,代表水深小於 50 公尺的生物。
但是港口石灰岩卻直接被大約沉積在 1,500 ~ 2,000 公尺水深,3.5 百萬年前,內含大量深海底棲有孔蟲化石的濁流層所覆蓋。這是由於奇美火山島與歐亞大陸斜向碰撞,導致在奇美火山島內發生拉張作用,使火山島的一部分環礁在 5 百萬年到 3.5 百萬年前下沉了約 1,500 公尺,因而在淺海相的港口石灰岩環礁上覆蓋深海相的濁流層。
有孔蟲學名:Lepidocyclina sp. 鱗環蟲 (cycle有圓圈、環的意思)
年代:始新世~中新世
特徵描述:
殼體呈圓形呈放射狀壓扁至扁平透鏡狀,有獨特的赤道層,每一側均被側房室及成層的有空胞的殼質材料所包圍。胚房為雙室,之後為長螺旋狀的近胚室,或是為短螺旋狀的近胚室,再或為僅有少數房室的近胚室位在胚房的邊緣。在赤道面的房室形狀為弧形、尖底、菱形、匙形或六邊形,房室壁多孔且具少數特定的莖管,無複雜的管狀系統。
- Dec 25 Fri 2009 12:28
俄羅斯怪蟲祝大家聖誕節快樂(非收藏品)











俄羅斯的怪蟲跟摩洛哥的比起來真是不遑多讓,但是我覺得俄羅斯的怪蟲看起來多了點優雅的感覺。學名 AMPYX NASUTUS (線頭形蟲) 祝大家聖誕節快樂,別忘了星期天的玩石家聚會喔
- Dec 23 Wed 2009 11:06
考古新發現 中國鳥龍長毒牙
2009/12/23 中美科學家最新研究證實,生活在距今一.二五億年前中國遼西的「中國鳥龍」,能以「毒牙」先毒暈獵物,再飽餐一頓;此為科學界首次在鳥類祖先類群中發現「毒牙」。這項由中國東北大學鞏恩普教授率領研究小組取得的研究成果,發表在今年十二月下旬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報》電子版上。
一九九六年,「中國鳥龍」的化石在遼西熱河生物群中被發現,屬馳龍類,生活在中國東北的史前森林裡,起初以為是一種原始鳥類,後經科學家證實為一種小型食肉恐龍,被認為是鳥類由恐龍進化而來的重要證據;它前肢粗短,爪鉤銳利便於捕食,皮膚表面長著絲狀衍生物,被認為應該是保溫裝置。
骨骼類似現今南美洲毒蜥蜴
鞏恩普昨天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表示,他與美國堪薩斯大學合作者在研究「中國鳥龍」時發現,它的上顎骨外側有很特別的凹陷,同時上牙的外側也有近於垂直方向的凹溝。他認為,「這和毒蛇及分布在南美洲的毒蜥蜴骨骼特徵很類似。」
他們進而認為,「中國鳥龍」上顎骨的凹陷是毒液腺坐落處,該毒液腺與位於上牙外側凹坑裡的毒液管相連,通過此「傳輸系統」將毒液注入被咬噬對象的體內。
- Dec 22 Tue 2009 09:52
丹麥 螃蟹結核化石產地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很容易辨識的螃蟹結核化石,經過我的介紹,以後大家一看到這樣的螃蟹化石就知道是丹麥產的。

產地在丹麥的 Jutland 地區的 Limfjords 的海岸線的 Lyby 淺灘。(另外還有兩個產地 Øster Grønning 、Mogenstrup(下圖),以 Lyby 最著名也最被揉濘)

地層年代為Oligocene 漸新世早期(3000萬年前)的灰白砂質混粘土層。

海灘上也會有少許的地層露頭。

冬天或大雨過後,就會把灰白、圓滾滾的結核球從粘土層洗出來,當地稱為 "螃蟹球" ,但並不是每顆敲開來都會有螃蟹,機率大約是 10%,而且螃蟹球數量越來越少(這本來就是化石的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