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 q1-5

殼瓣雙凸型;殼寬略大於殼長,長寬比大約0.95,殼長一般為5-22mm;殼後緣呈直線或略彎曲;殼背為全緣式生長,腹殼為混緣式(註1);殼表有生長線與不明顯的放散脊;殼體薄,礦化程度差,化石常有殼體軟變形的現象;腹殼有殼喙,殼頂位於殼後邊緣位置,沒有肉莖孔,在此位置常見平坦或內凹狀圓疤,顯示殼體曾固著於硬底質生活;假鉸合面低,高度小於0.2cm;背殼殼頂位於殼中央偏後的位置;殼內肌痕明顯,卵型的中央主肌痕大而突出,有一對前側肌痕;軟軀體保存良好的化石標本,在幾乎整個殼瓣的邊緣均有短而細密的剛毛。
  根據日射水母貝沒有肉莖孔,殼緣有細密剛毛,以及殼腹常有硬底質固著痕跡,推測本屬生物可能為沉積物表面棲息的濾食性動物。
  日射水母貝由於卵圓形的外表,以及殼面有不明顯的放散脊等特徵,最早曾被認為是水母類生物而予以命名,”目”級的分類位置最近被認為可能是歸屬於擬顱形貝目(Craniopsida)(註2)。本屬化石僅有「東方日射水母貝」( Heliomdusa orienta (Sun & Hou, 1987))一種,廣泛分布於雲南東部地區。

註1:全緣生長(holoperipheral growth)是指殼瓣在所有邊緣均有增生的生長方式;混緣生長(mixoperipheral growth)是指殼後半部的增加是因為殼體向前,與朝向另一殼瓣方向增生所致。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編號:0-75

縫合線的樣式

這些亂捲一小段一小段的是異形菊石類 Heteromorphs 的一種。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編號:q2-5 so 


下圖是等刺蟲張開的化石標本,一般常見的都是像上面那樣的游泳型態。

等刺蟲明細  

等刺蟲是具有雙瓣殼的節肢動物,兩殼鉸合線平直,殼體在背側各向前、後延伸成刺狀;蟲體有分節,前端有一對外伸帶柄的眼與小觸鬚,其後有14對外形類似的雙支形附肢,每一附肢包括有分節短的內足與邊緣有剛毛的槳狀外足。
  等刺蟲化石的地理分布相當廣泛,包括西班牙、西伯利亞、澳洲南部與中國西南地區早期寒武紀地層,以及北美早期至中期寒武紀地層;從古地理分布的角度來看,等刺蟲化石的分布似乎集中於熱帶與亞熱帶海域。澄江生物群中的等刺蟲類至少有3個種,其中最大的個體包括前後刺,全長可達10公分以上。

以上圖片及資料來源: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中華吐卓蟲,大隻、完整、細節漂亮,請欣賞。

編號:q1-10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顆奇異掘海錢爆開了長白白的絲,會不會內含黃鐵礦氧化而爆漿

這一顆很奇特,看不出什麼哇高仔細一數有10個瓣帶紋、下方的肛門口在正面也可以看得到....這顆海膽超出我認識的範圍,請教高手指教囉

經朱sir指正是:扁平蛛網海錢(據聞應該是現生,若是化石就不得了了,但看起來很像化石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