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在此

 

  三葉蟲這種古代節肢動物是現今的龍蝦、蜘蛛和昆蟲的親戚。它們在25千萬年前滅絕,但有不少保存狀態絕佳的標本。三葉蟲的群聚化石比單一完整的標本更吸引收藏者。在少見的例子中,會發現形成化石的三葉蟲群落。辛辛那提大學地質學教授Carlton E. Brett在這些亂葬堆中找尋古生態環境與生物行為的相關證據。

 

  Brett今年三月於美國地質學會的區域性會議中發表研究論文,共同作者還有波蘭雅蓋隆大學地質科學系古生物學者Adrian Kin、辛辛那提博物館中心的Brenda Hunda

 

  為了一探究竟,Brett教授走訪奧克拉荷馬、摩洛哥及波蘭等地,調查許多三葉蟲群聚化石標本。颶風引發暴風雨產生的數噸沈積物迅速掩埋之下,使得三葉蟲窒息死亡並留下生前活動的樣貌。這些地質「快照」,宛如龐貝城遺址裡火山灰保留住古羅馬人的生活風貌。

 

  就如同其他節肢動物,三葉蟲堅硬的外骨骼會經過數次蛻皮。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皮膚光滑、沒有燒燙傷、破皮、烤焦的俄羅斯三葉蟲我最喜歡

雖然是普通品種的角櫛蟲,但看到品相好的,忍不住再拿一隻

編號:12-31-2 so 

仔細看其實還有細微的泰瑞斯線。

學名:Asaphus cornutus  角櫛蟲

年代:奧陶紀 468 ma.  Asery Level.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美國奧克拉荷馬州出土、275百萬年前的爬蟲類化石,根據其下顎遭感染的情況,古生物學者認為這是已知的最古老牙痛案例。

  由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生物系教授瑞茲博士(Dr. Robert Reisz)所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證據顯示有古生代爬蟲動物因為口腔感染造成骨骼受損傷。他們的發現將刊登於線上期刊《自然科學(Naturwissenschaften)》,比先前陸生脊椎動物口腔與牙齒疾病的記錄還要早2億年。

  瑞茲博士表示:「這件化石不僅增進我們對牙齒疾病的認識,也揭示某些動物的牙齒進化成適合雜食性型態所面臨的優勢與劣勢。就跟人類一樣,這種情況可能會增加牠們口腔感染的機率。」

  研究人員調查幾件保存完整的鋏龍(Labidosaurus hamatus)化石標本之下顎,牠們是生存於275百萬年前的北美爬蟲動物。其中有一件標本特別引人注目,因為其牙齒缺損而且下顎骨有相關腐蝕痕。藉由電腦斷層掃瞄的協助,瑞茲博士與伙伴發現嚴重感染的證據。因為膿瘍與內部骨骼組織缺損,結果導致幾顆牙齒掉落與下顎骨毀壞。

  當高等爬蟲類的祖先移居到陸地後,有許多的牙齒或顱骨演進特化成能夠更有效率地攝食其他動物的結構,並且食用高纖維質的植物莖、葉。某些動物的原始牙齒形態為,牙齒不太堅牢地附著於上下顎骨,而且還能不斷換牙。後來,牙齒逐漸趨於穩固地固定於顎骨,而且不常換牙。這一點,明顯有利於某些早期爬蟲類,讓牠們能咀嚼食物有助吸收營養。從鋏龍及同類的數量之多與分布之廣,就可以了解牠們在進化上相當成功。

  然而,瑞茲博士與研究伙伴認為,爬行動物因為失去換牙的能力,當牙齒受損時,顎骨受感染的可能性就會大幅增加。因為牠們嚴重磨損或毀壞的牙齒,牙髓腔長期曝露在口腔細菌之中的情況遠比可快速換牙的動物嚴重。

  瑞茲解釋,人類口腔易受感染的特性,與這些進化成雜食性的遠古爬蟲動物有些類似。「我們的調查結果認為,人類只有乳齒與恆齒兩套牙齒,雖然在咀嚼或處理多種不同的食物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但比起可以不斷更換牙齒的遠古祖先,我們口腔感染的機率高了許多。」

《自然科學(Naturwissenschaften)》期刊

網址 http://springerlink.com/content/100479/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美國猶他州(Millard)米勒郡的(Wheeler Shale Fm.)惠勒頁岩層是著名的寒武紀地層。

這個地層出產了大家耳熟能詳、最早化石商業化的金氏厄拉夏三葉蟲球接子蟲,而這些價位較便宜的三葉蟲相信也是大家收集三葉蟲時入門必購的標本。我的第一個化石就是金氏厄拉夏(那時叫做愛爾納蟲)。

惠勒頁岩層除了這兩種產量密集的蟲之外,還有量較稀少、體型較大、當然價錢也貴很多的兩種蟲。

一是莫特卡三葉蟲(Modocia typicalis )、另外就是這種惠勒氏附櫛蟲了。

由於他們體型較大,所以完整的、品相精美的更加稀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破邊及小缺憾。我目前收藏的這隻及莫特卡三葉蟲也是都有小缺憾,但整體性還是相當完整、也可算是收藏等級的品相了。

請大家比較、欣賞

編號:12-30 so 

5.8 cm,在惠勒頁岩層裡算是很大的蟲蟲了。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胡氏遼尖齒獸

原文在

  美國自然史博物館與中國科學院的古生物學家宣稱,在中國所發現的完整哺乳類化石胡氏遼尖齒獸(Liaoconodon hui)身上,找到了哺乳類中耳演化的過渡環節。這件標本顯示,哺乳類聽覺相關的骨骼──鎚骨、砧骨及外鼓骨──與下顎分離,不過,有位於下顎槽的鈣化軟骨固定它們。這篇新研究論文刊載於本週的《自然 (Nature)》期刊。此外,研究者也主張哺乳類的中耳至少經過兩次進化,分別出現於單孔目與有袋目動物上。

  中國科學院孟津博士說:「自從在一些早期哺乳類下顎發現這令人費解的凹槽後,人們就一直在尋找可以解謎的標本。現在我們找到了連結耳骨的軟骨,這是第一件明確的古生物證據,顯示下顎與中耳間的關係。」孟博士也是本篇論文的第一作者。

  哺乳類動物包括鴨嘴獸這類產卵的單孔目、負鼠等有袋目,以及老鼠、鯨這類胎盤動物。牠們大致上有幾個共同的特徵,包括具有中耳小骨。哺乳類的中耳有3塊聽小骨,現生爬蟲動物的下顎關節含有其中2塊。這意味著在演化過程中,包括蜥蜴、鱷魚、恐龍到哺乳類在內的動物群,其方形骨、關節連同前關節骨與後下顎分離,並形成與聽覺相關的砧骨及鎚骨。

  雖然胚胎發育方面的研究已經提出爬蟲類的下顎與哺乳類的中耳小骨有關聯,然而,爬行動物過渡至哺乳動物的過程長久以來仍是有待解決的問題。近年來發現的化石慢慢拼湊起哺乳類中耳之謎的全貌。大約於2億年前出現的摩根齒獸(Morganucodon),擁有更近似爬蟲類顎關節的骨頭,但還原這些骨骼後發現,這同時具有聽覺及咀嚼功能。過去十年來,其他化石標本讓我們對早期哺乳動物有更多認識,舉例來說,在早期哺乳類的下顎常常見到鈣化軟骨仍與槽連結,但標本上並沒有帶中耳骨。

  本週刊出論文所介紹的胡氏遼尖齒獸,填補我們對於早期哺乳形類與後期哺乳類之間的知識缺口。前者如摩根齒獸,其中耳骨為下顎的一部分;後者像是化石及現生哺乳動物,具有最終的中耳構造。胡氏遼尖齒獸為中生代的中型哺乳動物(鼻到尾端長35.7公分),生存於1.25~1.22億年前,該物種以發現地點中國遼寧省命名,種名「胡氏」是為了向古生物學者胡耀明*致敬。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