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巴黎12日電) 今天公布的化石研究指出,一直以來被認為是早期海洋生物祖先的微生物,事實上可能生存於陸地,此一說法可能引發對動物生命起源的重新審視。

 

如果研究結果無誤,那麼這項發現將挑戰過去存在的理論,亦即生命在海洋蓬勃發展長達數億年後,才向陸地擴張。

 

可追溯回5億4200萬至6億3500萬年前的伊迪卡亞化石(Ediacaran),1946年在澳洲南部出土,並一直被視為是水母、蟲類與花狀海底生物海筆的遺骸。

 

不過美國俄勒岡大學(University of Oregon)地質科學家利用最新化學與顯微分析技術得出總結,表示這種化石更可能屬於棲息於陸地的微生物,而且根本不是動物。

 

這類化石可能是集結真菌、海藻或細菌的地衣,或者是一團微生物。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路透紐約12日電)美國耶魯大學(YaleUniversity)研究人員將1種新發現的恐龍命名為「歐巴馬龍」(Obamadon gracilis),想法來自這位美國第44位總統的露齒微笑。

研究人員今天告訴路透社,這種小型吃昆蟲的恐龍1974年首次在東蒙大拿(Montana)發現,但最近重新檢視發現,它被錯誤歸類為Leptochamopsdenticulatus,事實上,它是新物種。

今天發表的「國家科學院學報」(Proceedings of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期刊有9種新發現物種,「歐巴馬龍」是其中之一。

為了幫新種恐龍命名,耶魯研究人員結合拉丁文Obamadon與gracilis,分別為歐巴馬的牙齒與修長之意。

耶魯大學古生物學家朗里奇(Nick Longrich)說:「這種恐龍有非常長且筆直的牙齒,歐巴馬的門牙同樣長且直,還有很棒的笑容。」

科學家說,這種恐龍在6500萬年前隕石撞地球時,與其他恐龍一起滅絕。

新物種以政治人物命名,歐巴馬並非首例。吃植物的獨特物種「巨爪地懶」(Megalonyxx jeffersonii),便是依傑佛森總統(Thomas Jefferson)命名,他是研究哺乳類的業餘古生物學家。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化石本體越大,完整的機會就越小。這件也不例外,比起一般10~15 cm 的帕金森,這件敲出來的時候,由於一些的殼黏在另一面的原石上,殼體就破皮許多,所以這件菊石是有修補的。

菊石本體周圍的母岩還附帶很多小生物,有菊石、腕族及螺類,使得這件菊石顯得熱鬧非凡,所以即使花了很多的運費、令我意外地還卡關一天,還電話追蹤,付了不少的關稅才准予放行通關,最後在小小擔心一下、折騰了一些手續之後,才得到這顆菊石,真可謂一波三折啊!

14-4-1

1

2

3

這會不會是小顆的帕金森,但由肋條看來,不太像....

4

這幾顆圓圓胖胖的小可愛就是腕族類。

5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玩石家博石館化石礦物年終聚會

 

時  間:12月23日 上午10:00 (星期日)

地 點:玩石家博石館 

地 址:台北縣新店市安康路三段52543號

電 話:02-22140517

 

  

 

聚會內容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鹽水溪文化資產特展

 

〔自由時報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新化中興林場出土的大型蚵殼化石,重達九公斤,另外一個蚵殼長達卅公分,昨天在台南文化中心的「鹽水溪文化資產特展」展出,化石專家王良傑表示,蚵殼化石迄今約四十到九十萬年前,在台南新化丘陵一帶都可以發現。

 

這項名為「鹽溪合水趣府城」鹽水溪文化資產特展巡迴展 ,由文化局文化資產處、台南文化資產保護協會、樹谷文化基金會及台糖公司共同主辦,昨天在文化中心開幕,將展至十二月十六日。

 

文資協會理事長曾國棟表示,這次展出有考古溯源、平埔文化與公廨、建醮科儀、製糖文化及水源污染問題等,呈現鹽水溪流域的生命史與在地民眾的生活風貌,未來希望能往中上游,甚至到各區巡迴舉辦,讓民眾了解。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