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cienceDaily原文在此

電子雜誌《PLoSONE》論文在此:化石圖很多喔

海洋最可怕的掠食者之一、滄龍科的板踝龍,生活在8千5百萬年前的白堊紀,以前咸認為牠們的游動方式類似鰻魚。滄龍類的外表有點像蜥蜴,以其兇惡的特性而聞名。(圖片來源:Stephanie Abramowciz繪製,自然史博物館恐龍館)

ScienceDaily (Aug. 10, 2010)
  海洋最可怕的掠食者之一、滄龍科的板踝龍(Platecarpus),生 活在85百萬年前的白堊紀,以前咸認為牠們的游動方式類似鰻魚。但是,這個理論被重新檢視,8/10在電子雜誌《PLoSONE》刊登的文章中,一支國 際研究團隊從動物形態學、身體構造方面考量,以洛杉磯自然史博物館的館藏標本為研究對象,發表新的看法。
  論文由一群學者共同撰寫:瑞典隆德大學的Johan Lindgren、加拿大亞伯達大學的Michael W. Caldwell、洛杉磯自然史博物館恐龍館館長Luis M. Chiappe等。
   這件滄龍標本是1969年在堪薩斯州發現,不久後即由自然史博物館收藏。標本包括4塊石板,這些拼湊成大約20英尺長的標本。Chiappe博士統籌這 項研究計劃中的化石清修工作,召集文獻研究的團隊。「這是最特別的幾件化石之一,在恐龍之謎中十分具有號召力。」Chiappe博士表示,他也是博物館的 恐龍館館長,佔地15000平方英尺的恐龍館即將於2011年開幕。

 

比例尺是50cm

 

同時,這件化石將於博物館的恐龍研究室進行臨時展示,這座研究室位於博物館二樓,古生物學家在這裡清理、整理化石,以讓大眾清清楚楚觀賞這些收藏品。
  根據發表論文的主要作者Lindgren博士表示,「這件化石是現存化石中保存最好的滄龍。」從它保留的部分身體輪廓痕跡來看,可以推斷其皮膚顏色、斑紋,外型比例,向下彎曲的尾巴以及胃裡的內容物(魚)。
  藉由這件標本,科學家們論證板踝龍具有流線型的身型,以及新月型的尾鰭,而這些重要特徵在滄龍的進化早期就逐漸演變而成了。注意到這高度專門化的尾鰭,新研究主張滄龍遠比之前所認為的擅泳,牠們的游泳方式比較偏似鯊魚而非鰻魚。
   這些發現強調,為了適應水中的生存環境,中生代的海生爬蟲類快速進化,並且變化形成數種族群,就像今日的鯨魚一樣。Chiappe博士表示:「這件化石 顯示進化的過程,不同族群生物為了適應類似環境的生活,反覆地發展出成功的設計。這點再度讓人注意到,新發現很有可能挑戰或推翻以前對恐龍與同時代動物的 既定說法。」
  「這件保存完善的標本可以證明,泳姿像鯊魚的滄龍比我們先前所想的提早幾百萬年出現,」加州柏克萊大學的古生物學家Kevin Padian博士說道。他並沒有參與論文的發表。「對於致力於教育大眾的博物館而言,館長與組員的積極研究是博物館運作最重要的部分,這次的研究是最佳例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