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件化石結核包含短裝甲船菊石、疊瓦蛤及桿菊石,化石編號為AMNH 63467,採集地為南達科達州米德郡皮埃爾頁岩區 (Credit: S. Thurston/AMNH)

  雖然菊石類已經在6千5百萬年前滅絕了,不過,根據剛發表的論文、35年來田野調查報告與資料分析,對於菊石的古生物學方面有極為珍貴的新看法。菊石類與現生的鸚鵡螺、槍烏賊關係很近,生息於海洋中近3億5千萬年。岩石中的標本記錄下白堊紀時期古代海洋覆蓋北美洲的情況,顯示這些生物在當時海底甲烷冷泉裂隙相當興盛,掠食小型獵物,食物來源豐富。

  「我們的野外調查成果得自於棲身古代甲烷冷泉裂隙、保存格外良好的菊石,讓我們對這些生物體的生活方式與棲息地有新的認識。」美國自然史博物館古生物學部館長Neil Landman表示。「這些菊石類與現今的鸚鵡螺或蛸亞綱動物在生態方面不大相同。這促使我們重新審視古代海洋生態系的情況,以及探討菊石類的滅絕對現生海洋生物群造成何種衝擊。」

  大約7千萬年前、恐龍一族在陸地上漫遊的當時,大西洋的範圍遠比今天狹窄,將現今的北美大陸分成兩半的寬廣內海覆蓋了大部分的陸地。根據新發現,這座淺海有部分布滿海底冷泉,甲烷從沈積物底下裂隙滲出。這些滲流口就像是水底下的綠洲,吸引了一群生物體:細菌、海綿、螺類、雙殼貝、海膽,甚至還有海百合都被吸引,聚集在形成於滲流口底層的碳酸鹽岩上頭。

  「最教我吃驚的是,我經過這些化石堆積層這麼多年,從來不知道這是海底甲烷冷泉的化石遺跡」。Landman說道。

  在南達科達州的某一區,化石化的甲烷冷泉裸露在黑岩的絕壁上,Landman和團隊在峭壁上拉起明亮的白色繩索,縱橫交錯的網格能讓研究隊員定位化石的分布。

  「結果看起來像地景藝術大師克里斯多的大型裝置藝術」Landman說道,「想像一下7千萬年前的海底景象,這裡布滿浮游生物,菊石類聚集到冷泉口,形成了泥濘海底上各個分離的群落。因為這個海域沈積速率很高,所以菊石類與其他生物體死亡後會迅速被掩埋,在形態上保持極精緻的細節。」

  這項新研究報告刊登於美國自然史博物館的會刊上,並重新定義當時二種常見菊石的模式標本:Hoploscaphites nodosus(結節裝甲船菊石)與H. brevis(短裝甲船菊石),最早的標本為150年前採集,應該是南達科達的Hoploscaphites nodosus,但先前被歸為Jeletzkytes nodosus(傑勒茲基菊石),現在被重新歸到裝甲船菊石屬,因為新的、大量化石標本顯示,原先分類對於外殼的突起裝飾粗壯或纖細程度的定義不夠精確。這篇論文也重建覆蓋北美大陸的淺海古地理環境,以及同時覆蓋了部分歐洲的海域。

  Landman與伙伴表示,這些菊石類的游泳的速度應該不快,牠們缺乏強力運動需要的肌肉,此外,牠們的口器也只適合攝食小型獵物,所以,可能只是行動緩慢的濾食動物。許多菊石外殼上還有傷痕,有些傷痕會自然修復,有些則可能致命。當時獵食菊石類的有魚類、爬行動物、甲殼動物與其他頭足類。


  海洋中可能上百萬的個體在其中生存,這不免讓人聯想菊石類對於海洋生態系的重要性。

  除了Landman,論文的共同作者還有牛津大學自然史博物館的W. James Kennedy、美國地質調查局的William A. Cobban、黑山自然史博物館的Neal L. Larson。

原文報導

美國自然史博物館會刊上的論文PDF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