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隻是同樣產自於巴西阿勒萊皮盆地、白堊紀山塔那地層的卡拉矛普萊弓鰭魚(Calamopleurus cylindricus)。雖然只是頭部但上頜有成排的尖牙,顯示它是凶猛的肉食性魚類,事實上真的有正在吞噬劍鼻魚的卡拉矛普萊弓鰭魚標本出土。另外可以看到粗壯的脊椎骨,脊椎骨的骨盤直徑可以達到3公分,粗壯的脊椎骨對於身長1米以上的卡拉矛普萊弓鰭魚而言是良好的支撐、也是游泳快速以利獵食的條件之一。
是什麼樣的原因能讓魚化石這麼立體呢?
希臘神話裡的女妖梅杜莎有一頭蛇頭髮,任何動物只要看到她的眼睛就會變成石頭。像山塔那這樣的魚化石不只完整、連姿勢都能被立體保留下來,就像中妖法變成石頭一樣,稱為梅杜莎現象。
造成梅杜莎現象當然是跟沉積環境有關。山塔那地層當時是外海或內海還是未定論,因為若是白堊紀的外海應該可以找到菊石或魚龍卻沒有,反之若是內海卻又盛產像劍射魚、棒鞘魚、弓鰭魚這些外海的魚種,所以只能推論山塔那當時的水底是高鹽少氧的有毒水域,當水域擴大時,各種魚類突然大量暴斃使細菌大量增生,一般認為,在這種環境下的水域呈弱酸性,促使生物屍體磷酸鹽化,磷酸鹽化的屍體比較不會被分解消失,再加上屍體磷酸鹽化後可能會釋放出氨,氨溶於水讓週遭環境反而變成弱鹼性、促進碳酸鈣的形成,於是完整的屍體就又被碳酸鈣聚集形成的結核包覆了起來,就這樣形成有梅杜莎現象的各種魚類結核化石。

編號:0-136-4

巴西  卡拉矛普萊弓鰭魚(頭部)(售出)

35 x 30 x 7 cm
巴西  卡拉矛普萊弓鰭魚(頭部)(售出)

巴西  卡拉矛普萊弓鰭魚(頭部)(售出)

整個魚頭的化石
巴西  卡拉矛普萊弓鰭魚(頭部)(售出)

巴西  卡拉矛普萊弓鰭魚(頭部)(售出)

巴西  卡拉矛普萊弓鰭魚(頭部)(售出)

牙齒的特寫, 疵牙裂嘴的樣子,可以想見在當時應該是海裡的小霸王,由頭的比例看來,魚身應該也相當大,若遺留到現在,恐怕人類也要敬畏三分。
巴西  卡拉矛普萊弓鰭魚(頭部)(售出)

鼻孔也是超大的,會不會是爬蟲類啊巴西  卡拉矛普萊弓鰭魚(頭部)(售出)
巴西  卡拉矛普萊弓鰭魚(頭部)(售出)

巴西  卡拉矛普萊弓鰭魚(頭部)(售出)

立體的魚脊椎骨,粗壯的脊椎看起來有點像爬蟲類了.... 

 

學名:Calamopleurus cylindricus 卡拉矛普萊弓鰭魚

年代:白堊紀

產地:巴西 阿勒萊皮盆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化石狂 的頭像
    化石狂

    化石狂人誌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