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市面上較罕見的甲龍牙齒。Ankylosaurs sp.甲龍是食草恐龍,生活在蒙大拿州的白堊紀期間,身上進化成披覆完整的盔甲塊,有些甚至發展成尖角釘子。他們揮舞著一個巨大的尾巴,尾巴末端有骨鎚,可以用來防禦諸如暴龍之類的掠食者。最後圖為網摘圖。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矽化恐龍骨(圓頂龍) Agatized DinoBone
晚侏羅紀 150.
美國 猶他州

這是一塊手掌大小、立體的恐龍骨頭,經過拋光處理,可以很容易地看到漂亮的內部單元結構(海綿骨孔隙)。幾乎可以肯定是像莫里森組中常見的大型蜥腳類恐龍-圓頂龍。矽化恐龍骨是一種罕見的化石恐龍骨,其原始的化石骨已經被二氧化矽基的化合物(瑪瑙,碧玉,玉髓或蛋白石等)所填充,才會拋光後有這麼美麗的顏色與紋路。

這件迷人的地方在於拋光的表面宛如洗石子牆面且有顏色變化,雖然平面卻有立體小石頭的感覺。(圖一)
Cmarasaurus sp. 圓頂龍 如最後一張圖(網摘圖)

19-6-8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塊兩面拋光的恐龍骨板,之所以能夠拋光是因為整個恐龍骨頭被二氧化矽置換(矽化)。 二氧化矽內的其他雜質會造成拋光後表面顏色的呈現, 另一方面矽化也能夠保持骨頭內的細胞結構, 如所見拋光面的不規則孔隙。 這樣的恐龍骨有時被稱gembone,瑪瑙化骨。
這塊矽化恐龍骨採集自摩洛哥的白堊紀地層, 根據骨髓細胞大小及骨骼其他特徵,幾乎可以肯定是蜥腳類恐龍中梁龍超科的雷巴齊斯龍。

19-6-5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左邊產自基隆河,右邊是宜蘭頭城的福德坑溪黑石膽結核
我另外還有南澳立方體的晶體
台灣各地的黃鐵礦標本收集成一系列,是目標之一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終於學會了
終於做好了
舊料台檜花磚框

老物新用,材料是礦物彩插角、衣櫥檜木角料、檜木床板,全部都是拆卸下來的舊料
木工使用單孔插榫及板類指接榫
老物實用、延續它的生命,正是我學木工的目的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