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蛋白石化(Opal)的箭石,左邊是白蛋白,呈現乳白色稍有火光;右邊是水蛋白,透明狀,後段可以看到清楚的閉錐。台座是自製的台灣檜木台座。

箭石與現代的烏賊比較相似,但內殼遠比烏賊的內殼發達。其內殼主要由鞘、閉錐和前甲3部分構成。閉錐是由凹面的隔壁構成的圓錐體。前甲是閉錐背部長而寬的突起物,很薄,難於保存。鞘呈圓柱狀或圓錐狀,通常是唯一能成為化石的部分,也就是所謂我們看到的箭石化石,所以箭石裡面有閉錐同時形成化石是比較少見的。

最後一張圖即是箭石示意圖(網摘圖),護甲就是鞘,變成化石後就是箭石。史前烏賊的鞘遠比現在的烏賊發達很多。

 

0-237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己常在淘金,所以有一些自然金,雖然都很小(笑)
以前有進過好幾顆自然銅,於是興起也來收個自然銀
於是就收了這顆漂亮的自然銀標本
貴金屬礦物就是要看自然的晶形,拿去鎔掉就沒意義了

0-272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此件特別加上台灣檜木底座,是我用老台灣檜木衣櫥報廢後回收的老木料做成,散發濃濃的檜木香氣。牙齒長達6cm以上,牙皮紋路漂亮,但有些修補,所幸修補的很自然。

Rebbachisaurus garasbae 雷巴齊斯龍
晚白堊紀95ma.
Taouz, 摩洛哥
蜥腳類恐龍牙齒是獨特的鑿子形狀,尖端有自然的進食磨損。雷巴齊斯龍是一種蜥腳類恐龍,長達20米,生活在非洲大約99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時期。這種巨大的四足植食恐龍有一個小頭,一條長而優雅的脖子和一條鞭狀的尾巴。雷巴齊斯龍與其他蜥腳類恐龍的區別在於其異常高大的脊背。南美蜥腳類恐龍(雷尤守龍)的發現幾乎與雷巴齊斯龍相同,它支持了這樣一種理論,即早白堊紀期間非洲和南美之間仍然存在土地連接,’讓它們可以到處遷移。

19-7-6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恆春四溝的跟高雄駱駝山石灰岩的,這一組剛好可以比對。
四溝的看起來像現生,但有20萬年,所以也是化石。石灰岩的有透光方解石化。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了兩台車,這樣就很方便移動
以後歡迎來借展哈😄😄
推了就走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