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狂最近比較忙,沒時間為新化石來拍照,所以今天用我以前參觀2005第二屆台北玩具創作展所拍的照片來墊檔。

說起這些12吋大兵、設計師公仔、食玩、美日可動人形玩具....等,可是化石狂玩化石以前,超級敗家的一個嗜好。後來玩化石後,收玩具就沈寂了,不然真的會敗家啦不過每年的玩具展還是會去看、玩具雜誌還是會買來看,看到真的喜歡的,還是會買...只是買的少非常多了,因為要把經費那去買化石

曾經也想把我的玩具收藏放在部落格介紹給大家、跟大家分享,後來想說會不會很亂?會不會失去本格對化石的專注性?格友能不能接受?考慮到這些就先作罷這個念頭。

各位格友覺得呢?給化石狂一個意見吧~該不該把玩具收藏也混進來

回到這個主題,以下是香港設計師三人團體(現已解散分家)"鐵人兄弟" 為紀念美國911事件而創作的場景,裡面的人物都是12吋(6:1)可動人偶(俗稱12吋大兵),請大家慢慢欣賞細膩之處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俄羅斯真是化石的天堂,連區內的哈薩克(已經成為共和國)的菊石也這麼特別,由於只有產地的資料,沒有菊石的學名,所以目前還無資料可供大家參考。 

三顆菊石當中,其中兩顆都扁扁的,推測是否二疊紀的海洋比較充滿危險,所以需要游的比較快求生存另外就是由數量推測,是否因為族群少為了求生存繁衍,所以必須萬全躲避危險像侏羅紀的菊石就超多的,多被吃一些也不會滅種

 2009/10/26 劉sir 更新 

石炭紀到二疊紀時期海裡的菊石只有兩大類:圓滾滾的稜菊石亞目,以及薄餅狀的原腔菊石亞目,而這兩顆像餅干狀的正是原腔菊石亞目(Prolecanitina)的成員,這類菊石後來演化成齒菊石亞目,盛行於三疊紀。這兩顆之中較扁的特徵很明顯,應該是“美德利克菊石”(Medlicottia sp. )(Medlicott是人的姓氏),另一顆縫合線和腹側的特徵其實也很類似,不是同屬就是同科的成員。 

編號:0-119  so

去殼、整個化石全部方解石礦化,十分溫潤的質感。

縫合線簡單、特別、漂亮,是我看上它的主因,而且縫合線的走向感覺是橫向的。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

編號:0-12

跟一元硬幣對照,還蠻大隻的。

側邊秀,可以看到母岩頁岩狀的沈積及立體浮出的魚骨頭化石。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先來張大合照,日本海洋堂出品的食玩-原色地球大進化圖鑑,我只買有興趣的這幾隻~

盤狀查尼爾蟲(Charniodiscus):埃迪卡拉花園代表性生物之一,身體呈現葉片狀,具有一個柄狀物附著在海底。

化石與想像圖。

金倍拉蟲(Kimberella):埃迪卡拉花園代表性生物之一,可擺動身體上像水母傘膜狀的構造,而快速移動,具堅硬的外殼,使牠可立於底砂中。

金倍拉蟲在埃迪卡拉花園裡的生活想像圖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2009/10/14 11:23

(中央社台北14日電)山東省泰沂山脈與膠萊平原間的諸城市,最近被中外考古學家發現到一處號稱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化石成分最豐富的恐龍化石群,對人類研究恐龍提供了新線索。

  諸城市具有豐富的恐龍化石資源,被中國國土資源部命名為「中國龍城」。山東「大眾日報」介紹,它在1964年和1988年時2次大規模開挖,並裝架了具有世界影響的「巨型山東龍」、「巨大諸城龍」等鴨嘴龍化石骨架。

2008年1月起展開的第3次開挖,新發現3處大規模的恐龍化石埋藏地,挖出了1萬5000多塊恐龍化石。

3處埋藏地之一的恐龍澗化石隆起帶面積2.3萬平方公尺,是由多個化石密集區構成,其中庫溝恐龍化石長廊長500公尺,平均深度26公尺,呈45度斜坡分佈,化石高低錯落、層層疊疊,形形色色的巨型恐龍遺骸不規則鑲嵌在灰褐色岩石中。


專家考證,這些恐龍化石群形成於約7000萬年前,屬中生代白堊紀晚期,化石深具典型性、稀有性和代表性。

  諸城發現世界上最大恐龍化石群的消息很快在國內及國際間傳開,日本南韓前來參觀的地質愛好者絡繹不絕;「10.1」黃金週期間每天有成千上萬的遊客趕來先睹為快。


諸城市當局決定詳細規劃,並藉此發展旅遊業,目前已確定在恐龍澗按國際標準建白堊紀恐龍地質公園。

  據了解,諸城恐龍澗恐龍化石群已被中國科學院、中國地質科學院命名為恐龍科研科普基地和地質科研科普基地,並通過國家地質公園評審,正積極申報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地質奇觀。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