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春四溝層的地質年代很年輕,連 MA.(百萬年前) 都稱不上,約9-14萬年前的更新世,所以化石看起來比較光鮮亮麗、接近現生。但無論如何,化石的定義為超過一萬年,有礦物質替代作用而石化或礦化,所以雖然年輕,但還是化石啦
以下資料來源: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恆春四溝層為陸源矽質碎屑的泥質砂岩所組成,沉積環境為正常鹽度潟湖乃至河口灣,含有豐富的貝類化石(Chen et al., 1991即表列超過250種),以及許多呈鈣質結核產狀的蟹類化石,地層中也經常有顯著的生物擾動現象,局部地區也有植物樹葉化石的發現;此外,還有象、犀、鹿,以及鯨豚等的脊椎動物化石。
有關四溝層沉積年代,由於缺乏足夠可信的指示化石與定年材料,依照電子自旋共振定年法(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的對貝類化石分析結果,地質年代大約是在9-14萬年前(Shih et al., 2002)的更新世。
化石感謝熊長老贈送。
以上是「長刺骨螺」Murex tribulus
以上是 娜娜真厚蛤 Eucrassatella nana
這是 多肋笠蚶 Limopsis multistriata
這是 晦蛤 Corbula sp.
看看他們的屁股面
這些化石是什麼貝?什麼螺?我都還沒對照圖鑑。
有興趣先參考:http://shell.sinica.edu.tw/chinese/fossil.php
但裡面沒有照片可以對照,真是傷腦筋
有一本書應該可以完全找到,就是台灣貝類化石誌,不知道誰有,幫我查一下吧
3/29 感謝 lobo 提供資料。
4/12 感謝 platform 提供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