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木台座,放大件的化石相得益彰,但我這件楔碟菊石不夠大件啦

【 奇木 樹瘤 】s4

正面

背面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法新社華盛頓23日電) 美國科學家今天表示,5000多萬年之前,地球比現在炎熱,像寵物貓般大小的馬匹倘佯在北美森林中。

 

牠們是已知最早的馬,這種馬叫Sifrhippus。事實上,牠們是為了要適應可能是因為火山噴發而造成的地球甲烷排放量飆高和溫度升高,而在數10萬年中越變越小。

 

科學家說,這項研究對於現代動物如何適應因氣候變遷和碳排放量升高而造成的地球暖化,有深切的意義。

 

研究人員分析在美西懷俄明州(Wyoming)出土的馬齒化石後發現,更早時代的馬匹體型較大,隨時間變化,物種才日漸縮小。

 

在這17萬5000年期間,許多動物遭到滅絕,就是所知的古新世–始新世氣候最暖期」(Paleocene-EoceneThermal Maximum),約為5600萬年前。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鄭矞昕/綜合報導

 

根據《美國科學學院報》刊登,大陸考古學家王軍於內蒙古賀蘭山附近,發現了一片3億年前化石森林;當時因為火山突然噴發,這片20平方公里的森林,很快地就被火山灰給覆蓋,形成了今日的化石,再加上保存方法跟義大利著名的「龐貝城」類似,而被稱為「植物龐貝城」。

 

歷史記載,世界馳名的義大利「龐貝城」於公元79年、古羅馬時代發生,當時維蘇威火山突然噴發,滾燙的火山灰及熔岩,迅速地降落在龐貝城中,造成城內2千多人死亡;當考古學家發現時,城裡的動物、人、建築物等日常景象,一切都栩栩如生的呈現於眼前,彷彿是一座天然的歷史博物館。

  

《美國科學學院報》指出,「植物龐貝城」這片沼澤森林,位於內蒙古賀蘭山的西北角附近,面積大約20平方公里,因為3億年前的一場火山噴發,造成火山灰覆蓋了20多種的植物;大陸考古學家發現,並經過10年研究後,已經對1千多平方公尺的森林,進行繪製3D遠古森林原貌圖。

 

王軍表示,這1千公尺面積的「植物龐貝城」中,有許多化石有別於一般化石「躺著」,「直立」的植物化石相當密集,每隔3到5公尺就有一株;另外,森林中約有20幾種植物標本,共有6大類植物類群,有瓢葉類、蕨類、石松類、有節類、蘇鐵類,及原始松柏類。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敲化石的樂趣之ㄧ,石頭劈開便知有無,石頭會自然循著內含物的輪廓裂開,再也不用清,天然也尚好

北部南港層,此地海膽皮可能很薄,被地下酸性水或火山作用熔化 (母岩有些許磺味推測),所以形成只有內鑄模但連陰模都很漂亮的海膽化石。
F-53-18

12  

旁邊的是炭漂木,木頭漂流到水中與海膽一起掩埋而炭化

3

4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自由時報 報導 :

 

最新研究指出,俄羅斯科學家在西伯利亞永凍層發現松鼠3萬多年前儲藏的果實種子,並以這些種子成功培育出完整的顯花植物。這是迄今成功復育植物的最古老種子,不僅代表古生物素材研究的里程碑,也凸顯永凍層對尋找古代基因庫及復育其他古生物的重要性。

21日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的研究報告指出,俄羅斯科學院團隊在柯里馬河下游發現70個松鼠冬眠的洞穴,並在洞內找到數千顆不同的種子,經放射性碳檢測,證實種子年代約有3萬1800年之久。

 

團隊選擇以柳葉蠅子草(Silene stenophylla)種子展開復育實驗。原本團隊是想以成熟種子復育,但並未成功,後來嘗試改用胎座組織、也就是包覆種子的果實結構,終於在溫度與燈光都受到控制的培養皿裡,成功復育出柳葉蠅子草。

 

柳葉蠅子草是現在仍生長在西伯利亞的植物,科學家復育成功的柳葉蠅子草,與它的現代子孫有些微差異。這是迄今成功復育出植物的最古老種子,此前古老種子復育植物成功的紀錄,是科學家在以色列死海附近以埋藏2000年的種子復育出棕櫚樹。

 

團隊表示,種子埋藏的洞穴位於現在的地表之下20到40公尺處,那裡是數十萬年來平均溫度約攝氏零下7度的所謂「永凍層」,長年冰封、與外界隔絕,不僅埋有晚更新世的長毛象等大型哺乳類的骨頭,數千顆古老種子也在這裡沉睡數萬年之久;而團隊之所以能復育如此古老的種子,主要就是洞穴長年冰封,避免永凍土劣化,種子因此得以保存。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