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林檎的林檎兩字日文發音是"林狗",蘋果的意思,所以海林檎又稱海蘋果。它跟海膽海蕾海百合都一樣是棘皮動物。它的頂上有數支的腕,但沒有羽枝,所以也許不是濾食海水中的微生物,而是抓取生物。下面則有長長的莖,藉以附著於海底。不過腕及莖的部份因為是由一節一節所組成,所以死後通常會被海流沖散撒落海底不易形成化石,只剩下中間球狀主體形成化石而受到喜愛,這點跟海蕾是一樣的。

特別的是這件上面2個海林檎頂端都保有口部,照理附近還有肛門口及生殖孔,但沒有找到,保留口部已經是很棒的標本了。

這個標本是3D的,在顯微鏡下用氣動筆清修,所有細節都存在,搭配母岩是一件很棒的展示標本。

Holocystites sp. 海林檎
志留紀
印第安納州 美國

17-5-1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角龍是北美恐龍中最受認可和最有趣的之一。他們在白堊紀晚期(約68-66 mya)揮舞著他們的三叉和骨褶顱骨,咀嚼纖維植物。他們與大型掠食者作戰鬪並堅守陣地、試圖不被兇猛的霸王龍吞噬。

三角龍口中含有大量的牙齒用於咀嚼粗糙的植物。這顆牙齒是一個脫落的牙齒,有光滑的表面,可能是研磨食物時所磨平、類似有拋光的感覺。

三角龍用它的尖嘴顎咬取矮小的植物進食,它的牙齒有36~40個牙列,在每個頜骨的每一側,每列有3~5顆堆疊的牙齒,這取決於個體的大小。這產生了432~800顆牙齒,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恆牙不會脫落,其他牙齒會替換。牙齒的大小和數量表明他們吃了大量的纖維植物,這些可能是棕櫚樹、蘇鐵和蕨類植物。(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Triceratops horridus 三角龍

晚白堊紀 66ma.

美國 蒙大拿州

17-13-3 so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艾德曼龍以前被歸類到圓齒龍(Globidens)屬,它有半圓形的牙齒,圓形栗子狀牙齒更適合於咬碎堅韌的裝甲獵物,如小烏龜,菊石和雙殼類。艾德曼龍牙產自摩洛哥Khourigba附近的晚白堊紀(約70ma.)的磷酸鹽礦床,這些牙齒在礦場大規模開採時被發現。由於大多數的牙齒在採礦時被機具損壞或破壞,因此較難獲得品項良好的牙齒。

Igdamanosaurus aegyptiacus    艾德曼龍 (埃及圓齒龍)

晚白堊紀  70ma.

摩洛哥  Khourigba

17-5-4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原微菊石的故鄉-英國多塞特郡萊姆鎮產的五角海百合
它的莖栩栩如生的搖擺,細節也很清楚
用膠膜盒方便展示及欣賞它的細節,也不怕卡灰塵

so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家具296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