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陣子關於自然現象的浮石新聞頗多,早先就有我的化石群組的朋友幫我撿拾整理成教學標本。上周末考古到苗栗白沙屯海灘也順便撿了幾顆跟大家分享關於"浮石"的知識。
浮石是海底火山噴發後,經過海水急速冷卻的火山玻璃,內外充滿氣孔,佔體積70%以上,也因此比重很小,可以浮在水上;組成成分65~75%是二氧化矽,也就是表面都是玻璃結晶體,撿拾後應馬上洗手,否則若去揉眼睛恐怕會傷害眼球表面。
這次的浮石來源是日本小笠原群島的海底火山"福德岡之場",實際上浮石隨著洋流已經海漂攻佔到台灣各處海邊,除了像我們這種科普愛好者有興趣外,其實對漁業及海洋生態都會造成影響,所以政府有關單位也應積極"除石"。
圖一是這次海邊撿拾的浮石外觀。圖二是很神奇的一件事情。藤壺類很容易寄生在海上漂流物,連小小的浮石也不例外,成為藤壺的"家"。圖二看到浮石上面長著一朵漂亮的花苞,它的名字是"鵝茗荷",很美的名字,實際上它是一種藤壺,也叫做"鵝頸藤壺"。在海邊石攤撿到的浮石都是脫離水面很久,所以浮石上面的茗荷已經脫水萎縮成一小團,但我回家後為了清洗及脫鹽把浮石泡在水裡,不久後茗荷居然全都活過來直挺挺的在水下舒展開來,驚見茗荷的生命力。但是聽朋友說他清洗浮石把茗荷捏爆發出惡臭,所以我就把茗荷全部"夾掉"。
圖三是小犬學校英文課正上到火山、岩漿、爆發,裡面也有提到浮石(pumice),剛好可以機會教育。

12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化石狂 的頭像
    化石狂

    化石狂人誌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