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多年來科學家普遍認為,6500萬年前恐龍滅亡的主要原因,是一顆直徑1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地球所致,但最新研究發現,在小行星撞擊地球前,部分大型草食性恐龍恐怕早已瀕臨絕。 

 

由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古生物學家布魯薩特(Steve Brusatte)所領導的研究團隊,首次利用恐龍「形態差異」來研究,比較上百種恐龍的骨骼結構,觀察恐龍如何隨著時間演變,這項刊登於英國「自然通信(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

 

研究人員認為物種生存時,種群中的個體形態差異越大,生存機率愈高,適應變遷情況的能力愈強。研究人員計算了北美7個主要恐龍群體、150個恐龍物種發現,在白堊紀晚期(約7700萬年至6550萬年前),部分大型草食性恐龍的生物多樣性愈來愈低,出現問題而瀕臨絕種。

 

研究團隊因此推斷,恐龍毀滅的主要原因,並非如同以往科學家的一般假設,是因為小行星的撞擊,導致黃金時期的恐龍滅絕,而是在小行星撞擊之前,恐龍王國早已出現問題。

 

至於大型草食性動物在當時減少的原因,尚不清楚,大致推測可能是海平面變動及造山運動,造成生態改變,處於食物鏈低層的草食性恐龍首先受到衝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