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顆是大約0.7公分左右的鴨嘴龍類(艾德蒙龍)脫落齒。鴨嘴龍嘴中有大量的小牙齒(某些物種中多達900顆),用於打磨堅韌的植物,磨食當中脫落的牙齒通常被稱為“飛濺物”,由字面看來,鴨嘴龍牙齒似乎很容易脫落噴濺出來。
鴨嘴龍是相當常見的草食動物,在晚白堊紀漫遊於亞洲,歐洲和北美。許多種類的鴨嘴龍在頭上都有明顯的冠飾,其中一些帶有氣室,可能會產生不同的聲音,用於音頻警告或求偶和視覺顯示的目的。
最後圖復原圖為網摘圖。
幾百元,意者私,謝謝大家。
請注意,牙齒小於1cm。
19-17-4
這顆是大約0.7公分左右的鴨嘴龍類(艾德蒙龍)脫落齒。鴨嘴龍嘴中有大量的小牙齒(某些物種中多達900顆),用於打磨堅韌的植物,磨食當中脫落的牙齒通常被稱為“飛濺物”,由字面看來,鴨嘴龍牙齒似乎很容易脫落噴濺出來。
鴨嘴龍是相當常見的草食動物,在晚白堊紀漫遊於亞洲,歐洲和北美。許多種類的鴨嘴龍在頭上都有明顯的冠飾,其中一些帶有氣室,可能會產生不同的聲音,用於音頻警告或求偶和視覺顯示的目的。
最後圖復原圖為網摘圖。
幾百元,意者私,謝謝大家。
請注意,牙齒小於1cm。
19-17-4
上次分享的是俄羅斯的飾菊石,這是分享的是英國的飾菊石。
英國的飾菊石通常比較大顆,所以這顆算是小顆的。外殼珍珠層雖然不完整,但仍有藍綠光的彩遊現象。腹側扁平有兩排棘突,整體外形頗像餅乾、殼體上有細而密集的肋條,肋條靠近內環處有棘突,算是很好辨認的菊石。
不要以為這樣就結束了,沒想到有殼的地方也會有透光,真是出乎我意料之外,有外殼又可以欣賞透光之下美麗的縫合線,這真是一個好標本。
19-17-1
摩洛哥的直角石很早就商業化開採及販售
大都拿來拋光作成盤子或擺件之類的工藝品
幾年前終於有販售原汁原味、未曾處理的原始產狀的直角石
但好像也只賣一陣子就沒了,可能是因為原始的較醜的關係
角石是鸚鵡螺類,所以體管從殼中間穿過,直角石拋光後非常明顯
如圖中間一條穿過的管子就是體管
這件直角石特別的是它不直了,
某種原因,病變了!?地層變動擠壓!? 讓它歪一邊,可以笑稱它歪角石
我有遇到病變、基因突變、或被咬過有咬痕或癒合痕跡的化石都會特別收集
這件歪掉的直角石自然是不例外
上野國立科學博物館日本館的北海道菊石化石
這次東京礦物展的目的之一就是把台灣的化石介紹給各國的賣家
印有台灣精品化石的桌曆是實用又持久的媒介
若外國人真的拿來用的話,台灣化石在國外可以展示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