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有趣的菊石,由於它的外殼突然小於90度的急轉彎,就變成了三角形的外殼(圖6),所以外國人給了它 triangular ammonite 三角菊石的俗名。

如圖7網摘圖,形狀真的就是三角形的樣子,真是特別有趣。

但它的真正學名是Oecoptychius refractus,中文翻作"生褶菊石",完整的個體如我圖所示,在殼口兩側會有各一條向外延伸的垂飾(lappet)。

圖4、9 的L即是標註 lappet、垂飾。這個垂飾我查了一些文章,大部分指出是雄性性成熟的特徵,代表可以交配了,但也有其他一些說法,例如:用來傳遞精子。另外也有代表一種保護罩,在菊石交配過程中保護必須露出的柔軟部位。

我另外查到了一個名詞 apophysis 、隆起,事實上我也搞不懂是不是等於lappet,還是圖3、4、9標註H的地方。H是菊石腹側超過殼口的延伸,外國人以helmet 、安全帽作暱稱,真正名字是腹垂飾(rostrum),實際上的功用目前還沒查出。

另外,關於垂飾,其實在蠻多種菊石身上還都找得到(最後圖),大家以後收集菊石時可以特別注意。

110-6-3

1234567891011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隻大頭狗,看了它的臉都會想睡....愛睏
這隻斜視蟲頭部跟尾部都有斑塊,俄羅斯人說是肌肉附著痕...
我是不懂三葉蟲有肌肉啦,但我都把它當作跟泰瑞斯線一樣是某種生理特徵,漂亮、特別,所以就收進來了

110-3-2

12345678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收到以前,哈的要死
收到第一個後,陸陸續續竟也5個了
這是什麼道理......
好的,暗示我要成為蘭陽文物的保存庫吧,哈!
 
1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pr 12 Mon 2021 10:08
  • 憨蕃

不好意思,要麻煩你們再扛百年了.....
憨蕃扛廟角,大家都耳孰能詳
只是我在想,當時來台灣的外國人會帶來很多新鮮的事物,文明上比我們進步
為何還會被嘲諷?
是因為語言不通的關係嗎?
還是不爽而刻意貶低?

123456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柯巴(脂)是一種天然樹脂,有人稱為年輕的琥珀,所以它其實不是真正的琥珀,最大差別是形成年代不同,一般以2000萬年為分界,有些柯巴例如哥倫比亞的甚至只有幾千年,也只能稱為亞化石而已。另外琥珀完全石化而柯巴未石化或半石化,所以柯巴質地脆易摔斷、表面隨時間水氣蒸發而有裂紋。再來是內容物方面,柯巴裡面的昆蟲接近於現生,不會有驚奇的發現,不像緬甸琥珀年代有到中生代、有恐龍毛的發現。所以圖片中所稱琥珀是不正確的,以前的人不分,把柯巴稱作琥珀,即是到現在,國外網站仍有Copal(Amber)這樣的標示。
柯巴以多種形式存在,類似琥珀的黃色硬柯巴是較為便宜。白色柯巴,像牛奶一樣相對更貴一些。柯巴燃燒時會冒白煙,味道似松香,與松香燃燒冒黑煙不同;與琥珀燃燒的差別在於,它燃燒時,味道略帶酸味。另外琥珀燃燒後,會留下黑色的殘留物。
123456
 
7891011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