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墨斗的型式跟台灣花東地區常用的墨斗型式是一樣的。
本來以為是觀賞收藏用的,但墨槽裡面有乾枯用過的墨綿,所以推測應該也是有服役過。
只是不知道這種小墨斗是否用在特別的地方,還是匠師為了自己上手而自製的....

283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時候買東西也不是買它的精緻漂亮。
這東西我沒有、價錢也不貴,就買了。

粿印大部分都是木製。因為木頭可以雕刻精美、質輕,手久拿較不會酸,也耐摔。
但磚胎粿印沒有上述優點,所以不知道為什麼粿印會有磚胎製的。
這個磚胎粿印的柄沒了,可能是摔斷了。上面一顆彎彎的月桃,屬於桃竹苗地區客家人使用,我暱稱為客家桃。

278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插角,有個更爛漫的名字叫雀替。
現在廟宇插角不是水泥灌模,就是用油漆彩繪,看起來生硬沒有美感。
昔日小木師傅拼場,輸人不輸陣,雕刻盡善盡美。再佐以礦物彩的顏色,時間越久越迷人。請大家跟我一起欣賞它的溫潤之美。

286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圖案繁複,從壽字開始,壽字兩旁的箭頭紋
然後米字紋及水滴紋
再來十字及水波紋
最底層則是一排的菊花紋
最後是四周圍繞圈紋
除了圈紋印戳,其他都是手工雕刻,收集這類的香筒或筷筒就是要欣賞匠師的巧思,在器具上呈現他的設計與想法

275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春天到了,鳥語花香。
胭脂紅花鳥一起迎接春天。
但碗盤有鳥是對荷包不太好的.....

283

284

234

這種竹節鳥的,我收集到了大碗公與小碗公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