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化石知識、產地 (5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原文在此 

安氏原角龍也有托兒所呼?

  在蒙古出土的一窩小恐龍化石,這項發現也讓古生物學者重新思考遠古爬蟲類父母照顧幼兒的方式。

   近7500萬年前的安氏原角龍(Protoceratops andrewsi)巢穴裡有15隻小恐龍,牠們被埋藏在古老的沙丘沈積層下。安氏原角龍是三角龍的近親。蒙古的古生物學者帕敏.納滿達赫(Pagmin Narmandakh)於當地的白堊紀Djadokhta組地層中發現這個巢穴。

  論文的共同作者、羅德島大學古生物學者法斯托維斯基(David Fastovsky)表示,這個寬度僅0.7公尺的巢穴十分驚人。他們的相關論文發表在11月份的《Journal ofPaleontology》。

 

寬度僅0.7公尺的巢穴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感謝Tomm兄的導引及地質專業朱兄 (platform) 的詳細解釋,讓我對地層岩層的劃分與單位名稱有更進一部的了解

也特地po出來跟大家分享、長知識。

先是Tomm兄的解釋:

就一般教科書上的說法, 岩石地層單位(litho-stratigraphic unit) 中要制定 Formation , 其上下岩層的岩性一定有很明顯的差別。例如有不整合面出現,則此不整合面常被當作岩石地層單位界面。

構成一個岩石地層單位常見的標準有

1. 一個「地層」在岩性上,都具有獨特的均一性或規律性,在     垂直層面的方向可以與上下岩層相區別。

2.一個「地層」 必須具有橫向的均一性和穩定性,以同樣的岩     性延展於相當廣袤的地區。

3.一個「地層」必須具有可以繪製在地質圖上的厚度。

美國猶他州中部 Wheeler Shale 的 formation 簡圖如下:

1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本文在此

  在現今的生態系中,增減任何一種捕食者皆可能對獵物數量產生劇烈影響。科學家首次從化石記錄中發現這種族群動態學現象,一切歸因於36千萬年前的大滅絕當中海洋生物銳減。

  根據5/1發行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其中一篇論文,芝加哥大學、西維吉尼亞大學與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學者發現泥盆紀末大滅絕產生了「自然實驗」的化石記錄,結果反映出現今的捕食者-獵物關係。

  Lauren Sallan表示:「這是第一次在化石紀錄上看到捕食者與獵物間明確、長期的交互作用。讓我們更加了解大滅絕後的復甦狀況,特別是這場大滅絕涉及許多肉食動物。」Sallan博士畢業於芝加哥大學,也是本論文的第一作者。

  泥盆紀大約在4.16~3.59億年前,當時是魚類的時代,發展出極為多樣化的海洋脊椎動物物種,而這片榮景在泥盆紀末大滅絕後終止,這個起因不明的大滅絕也間接促成現今生物多樣性的風貌。

  在泥盆紀末大滅絕之後,部分物種存活下來。根據化石紀錄顯示,接下來的15百萬年裡,居主導地位的生物為海百合,它們與現生海百合很類似,也是海星的近親。這些海洋生物是如此豐富而多樣,因此那時被稱為海百合時代;那個年代的所有石灰岩礦床皆由海百合化石形成。

  論文共同作者、西維吉尼亞大學的Thomas Kammer博士表示:「多年來我們感到十分困惑,為何海百合有那麼多種類與數量,應該存在著某些基礎進化或生態上的理由。」

  研究人員思索,水溫或深度等環境因素的改變或許能夠解釋海百合大爆發的現象。Kammer博士說道,捕食者改變的假設也有人提出,但這點很難運用化石來證明。

  「嘴裡正好咬著海百合的魚類化石並不多見。」Kammer博士表示。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腕足類Strophomenates

圖片來源: http://drydredgers.org/brachstropho.htm

古生物學者了解,想要從硬邦邦的化石上觀察滅絕生物的行為非常困難。解決方法之一,就是尋找類似的現生種來模擬。

辛辛那提大學地質學教授David L. Meyer與同事在研究腕足動物時便是運用這種方法。雖然腕足類看起來像蛤蜊或貝類,但是親緣上跟海洋蠕蟲類還要親近一些。今日腕足類已不常見,不過,在古生代的海洋世界裡,它們可是優勢物種。

  在辛辛那提地區的化石層,發現了腕足類Strophomenates屬的群聚化石,周圍還有一道小小的「壕溝」,咸信腕足動物擾動沈積物形成了這道「壕溝」,但不太確定是如何辦到的。從解剖學的觀點來看,古生物學家認為它們必需殼口打開超過45度才有辦法形成這道小溝。

  Meyer教授、印地安那大學-普渡大學韋恩堡分校的學者Benjamin Dattilo以及兩名學生,尋找跟這種古生代腕足類相似的現生種。他們在加勒比海南部的庫拉索島水域找到一種細小的現生腕足動物Thecidellina meyeri

Meyer教授表示:「它們很適合拿來比對,它們的開口很寬,而且觸手冠結構也相似。」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原文在此

 

  三葉蟲這種古代節肢動物是現今的龍蝦、蜘蛛和昆蟲的親戚。它們在25千萬年前滅絕,但有不少保存狀態絕佳的標本。三葉蟲的群聚化石比單一完整的標本更吸引收藏者。在少見的例子中,會發現形成化石的三葉蟲群落。辛辛那提大學地質學教授Carlton E. Brett在這些亂葬堆中找尋古生態環境與生物行為的相關證據。

 

  Brett今年三月於美國地質學會的區域性會議中發表研究論文,共同作者還有波蘭雅蓋隆大學地質科學系古生物學者Adrian Kin、辛辛那提博物館中心的Brenda Hunda

 

  為了一探究竟,Brett教授走訪奧克拉荷馬、摩洛哥及波蘭等地,調查許多三葉蟲群聚化石標本。颶風引發暴風雨產生的數噸沈積物迅速掩埋之下,使得三葉蟲窒息死亡並留下生前活動的樣貌。這些地質「快照」,宛如龐貝城遺址裡火山灰保留住古羅馬人的生活風貌。

 

  就如同其他節肢動物,三葉蟲堅硬的外骨骼會經過數次蛻皮。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美國奧克拉荷馬州出土、275百萬年前的爬蟲類化石,根據其下顎遭感染的情況,古生物學者認為這是已知的最古老牙痛案例。

  由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生物系教授瑞茲博士(Dr. Robert Reisz)所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證據顯示有古生代爬蟲動物因為口腔感染造成骨骼受損傷。他們的發現將刊登於線上期刊《自然科學(Naturwissenschaften)》,比先前陸生脊椎動物口腔與牙齒疾病的記錄還要早2億年。

  瑞茲博士表示:「這件化石不僅增進我們對牙齒疾病的認識,也揭示某些動物的牙齒進化成適合雜食性型態所面臨的優勢與劣勢。就跟人類一樣,這種情況可能會增加牠們口腔感染的機率。」

  研究人員調查幾件保存完整的鋏龍(Labidosaurus hamatus)化石標本之下顎,牠們是生存於275百萬年前的北美爬蟲動物。其中有一件標本特別引人注目,因為其牙齒缺損而且下顎骨有相關腐蝕痕。藉由電腦斷層掃瞄的協助,瑞茲博士與伙伴發現嚴重感染的證據。因為膿瘍與內部骨骼組織缺損,結果導致幾顆牙齒掉落與下顎骨毀壞。

  當高等爬蟲類的祖先移居到陸地後,有許多的牙齒或顱骨演進特化成能夠更有效率地攝食其他動物的結構,並且食用高纖維質的植物莖、葉。某些動物的原始牙齒形態為,牙齒不太堅牢地附著於上下顎骨,而且還能不斷換牙。後來,牙齒逐漸趨於穩固地固定於顎骨,而且不常換牙。這一點,明顯有利於某些早期爬蟲類,讓牠們能咀嚼食物有助吸收營養。從鋏龍及同類的數量之多與分布之廣,就可以了解牠們在進化上相當成功。

  然而,瑞茲博士與研究伙伴認為,爬行動物因為失去換牙的能力,當牙齒受損時,顎骨受感染的可能性就會大幅增加。因為牠們嚴重磨損或毀壞的牙齒,牙髓腔長期曝露在口腔細菌之中的情況遠比可快速換牙的動物嚴重。

  瑞茲解釋,人類口腔易受感染的特性,與這些進化成雜食性的遠古爬蟲動物有些類似。「我們的調查結果認為,人類只有乳齒與恆齒兩套牙齒,雖然在咀嚼或處理多種不同的食物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但比起可以不斷更換牙齒的遠古祖先,我們口腔感染的機率高了許多。」

《自然科學(Naturwissenschaften)》期刊

網址 http://springerlink.com/content/100479/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胡氏遼尖齒獸

原文在

  美國自然史博物館與中國科學院的古生物學家宣稱,在中國所發現的完整哺乳類化石胡氏遼尖齒獸(Liaoconodon hui)身上,找到了哺乳類中耳演化的過渡環節。這件標本顯示,哺乳類聽覺相關的骨骼──鎚骨、砧骨及外鼓骨──與下顎分離,不過,有位於下顎槽的鈣化軟骨固定它們。這篇新研究論文刊載於本週的《自然 (Nature)》期刊。此外,研究者也主張哺乳類的中耳至少經過兩次進化,分別出現於單孔目與有袋目動物上。

  中國科學院孟津博士說:「自從在一些早期哺乳類下顎發現這令人費解的凹槽後,人們就一直在尋找可以解謎的標本。現在我們找到了連結耳骨的軟骨,這是第一件明確的古生物證據,顯示下顎與中耳間的關係。」孟博士也是本篇論文的第一作者。

  哺乳類動物包括鴨嘴獸這類產卵的單孔目、負鼠等有袋目,以及老鼠、鯨這類胎盤動物。牠們大致上有幾個共同的特徵,包括具有中耳小骨。哺乳類的中耳有3塊聽小骨,現生爬蟲動物的下顎關節含有其中2塊。這意味著在演化過程中,包括蜥蜴、鱷魚、恐龍到哺乳類在內的動物群,其方形骨、關節連同前關節骨與後下顎分離,並形成與聽覺相關的砧骨及鎚骨。

  雖然胚胎發育方面的研究已經提出爬蟲類的下顎與哺乳類的中耳小骨有關聯,然而,爬行動物過渡至哺乳動物的過程長久以來仍是有待解決的問題。近年來發現的化石慢慢拼湊起哺乳類中耳之謎的全貌。大約於2億年前出現的摩根齒獸(Morganucodon),擁有更近似爬蟲類顎關節的骨頭,但還原這些骨骼後發現,這同時具有聽覺及咀嚼功能。過去十年來,其他化石標本讓我們對早期哺乳動物有更多認識,舉例來說,在早期哺乳類的下顎常常見到鈣化軟骨仍與槽連結,但標本上並沒有帶中耳骨。

  本週刊出論文所介紹的胡氏遼尖齒獸,填補我們對於早期哺乳形類與後期哺乳類之間的知識缺口。前者如摩根齒獸,其中耳骨為下顎的一部分;後者像是化石及現生哺乳動物,具有最終的中耳構造。胡氏遼尖齒獸為中生代的中型哺乳動物(鼻到尾端長35.7公分),生存於1.25~1.22億年前,該物種以發現地點中國遼寧省命名,種名「胡氏」是為了向古生物學者胡耀明*致敬。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孔动物门Phylum Porifera Grant, 1872 14属17种
斜针麦粒海绵Triticispongia diagonata Mehl et Reiner,1993
密集鬃毛海绵 Saetaspongia densa Mehl et Reiner,1993
辐射小斗蓬海绵 Choiaella radiata Rigby et Hou,1995
小滥田斗蓬海绵Choia xiaolantianensis Hou et al.,1999
卡特斗蓬海绵Choia carteri Walcott,1920
小块肠状海绵 Allantospongia mica Rigby et Hou,1995
次圆柱形细丝海绵 Leptomitus teretiusculus Chen, Hou et Lu,1989
锥形小细丝海绵 Leptomitella conica Chen, Hou et Lu,1989
网格拟小细丝海绵Paraleptomitella dictyodroma Chen, Hou et Lu,1989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採集自南非蘇姆頁岩(Soom Shale)的海蠍化石,大約為4.4億年前。保存狀態良好,可以見到肌肉塊、鰓與幫助游泳的"翅膀"

  在非洲某個偏遠地帶,有大量保存狀態良好到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化石。英國萊斯特大學的地質系團隊,日前解開了這個謎。
  他們證明,古代有陣風將生命帶到這個區域,並且有助於保存死後的屍骸。Sarah Gabbott、Jan Zalasiewicz 與同事調察南非桌山附近的一個區域,他們的發現刊登於最新一期的地質學學刊上。


  Sarah Gabbott表示:南非桌山附近有座全世界最奇妙的岩層,它只有幾公尺厚,大約是5億年前的地層,內有奇異的早期生物之化石遺骸,而且還完整保留了眼睛、內臟和肌肉。我們調查這些動物得以驚奇地保存下來的原因,絕大多數的化石只有部分的骨骼與外殼保留。答案似乎就在凜冽的寒風當中,風吹掠過陸地,並受到大冰帽的破壞。


   Gabbott與 Zalasiewicz對這個頁岩層進行更精細的分析,他們獲得皇家地理學會贊助,使用特殊的Petroscope投影放大鏡,發現極為罕見、目前獨一無二的結構--無數淤泥被海洋藻類包裹起來。
作者表示:這些淤泥是外來沈積物,粒徑大於它們所埋置的海泥片。它們應該是被凜冽的冰川風從遙遠的陸地帶到海面上。大量而迅速落下的泥沙,為表層海域提供養分,蘊育豐富的生命,而海洋深水域不堪腐爛下沈的植物之重荷,變得死氣沈沈,卻形成最佳保存動物遺骸的環境,保留住最完整細節。這陣寒風成為生命與死亡的關鍵因素。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自奧克拉荷馬的化石蝦與某種現生蝦

 

最古老"蝦味先"

ScienceDaily (2010.11.10)
  美國肯特州立大學地質學系名譽教授Rodney Feldmann與副教授Carrie Schweitzer,發表的論文中提及迄今最古老的蝦化石。這件3億6千萬年前的蝦化石於奧克拉荷馬發現。化石上即使是肌肉仍保持良好。他們的研究成果刊登在甲殼生物期刊(Journal of Crustacean Biology)。


  「先前記錄中最古老的蝦化石是發現於馬達加斯加,」Feldmann表示。「這尾蝦比較"年輕",年代太約只有2億4千5百萬年前,奧克拉荷馬的蝦化石比它還古老,還早了1億多年。」


  這尾化石蝦大約7.6公分長,是由研究伙伴、美國俄亥俄大學的古生物學教授Royal Mapes以及他的學生所發現。 Feldmann與Schweitzer二位學者以他的姓氏命名這種新物種為Aciculopoda mapesi。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件化石結核包含短裝甲船菊石、疊瓦蛤及桿菊石,化石編號為AMNH 63467,採集地為南達科達州米德郡皮埃爾頁岩區 (Credit: S. Thurston/AMNH)

  雖然菊石類已經在6千5百萬年前滅絕了,不過,根據剛發表的論文、35年來田野調查報告與資料分析,對於菊石的古生物學方面有極為珍貴的新看法。菊石類與現生的鸚鵡螺、槍烏賊關係很近,生息於海洋中近3億5千萬年。岩石中的標本記錄下白堊紀時期古代海洋覆蓋北美洲的情況,顯示這些生物在當時海底甲烷冷泉裂隙相當興盛,掠食小型獵物,食物來源豐富。

  「我們的野外調查成果得自於棲身古代甲烷冷泉裂隙、保存格外良好的菊石,讓我們對這些生物體的生活方式與棲息地有新的認識。」美國自然史博物館古生物學部館長Neil Landman表示。「這些菊石類與現今的鸚鵡螺或蛸亞綱動物在生態方面不大相同。這促使我們重新審視古代海洋生態系的情況,以及探討菊石類的滅絕對現生海洋生物群造成何種衝擊。」

  大約7千萬年前、恐龍一族在陸地上漫遊的當時,大西洋的範圍遠比今天狹窄,將現今的北美大陸分成兩半的寬廣內海覆蓋了大部分的陸地。根據新發現,這座淺海有部分布滿海底冷泉,甲烷從沈積物底下裂隙滲出。這些滲流口就像是水底下的綠洲,吸引了一群生物體:細菌、海綿、螺類、雙殼貝、海膽,甚至還有海百合都被吸引,聚集在形成於滲流口底層的碳酸鹽岩上頭。

  「最教我吃驚的是,我經過這些化石堆積層這麼多年,從來不知道這是海底甲烷冷泉的化石遺跡」。Landman說道。

  在南達科達州的某一區,化石化的甲烷冷泉裸露在黑岩的絕壁上,Landman和團隊在峭壁上拉起明亮的白色繩索,縱橫交錯的網格能讓研究隊員定位化石的分布。

  「結果看起來像地景藝術大師克里斯多的大型裝置藝術」Landman說道,「想像一下7千萬年前的海底景象,這裡布滿浮游生物,菊石類聚集到冷泉口,形成了泥濘海底上各個分離的群落。因為這個海域沈積速率很高,所以菊石類與其他生物體死亡後會迅速被掩埋,在形態上保持極精緻的細節。」

  這項新研究報告刊登於美國自然史博物館的會刊上,並重新定義當時二種常見菊石的模式標本:Hoploscaphites nodosus(結節裝甲船菊石)與H. brevis(短裝甲船菊石),最早的標本為150年前採集,應該是南達科達的Hoploscaphites nodosus,但先前被歸為Jeletzkytes nodosus(傑勒茲基菊石),現在被重新歸到裝甲船菊石屬,因為新的、大量化石標本顯示,原先分類對於外殼的突起裝飾粗壯或纖細程度的定義不夠精確。這篇論文也重建覆蓋北美大陸的淺海古地理環境,以及同時覆蓋了部分歐洲的海域。

  Landman與伙伴表示,這些菊石類的游泳的速度應該不快,牠們缺乏強力運動需要的肌肉,此外,牠們的口器也只適合攝食小型獵物,所以,可能只是行動緩慢的濾食動物。許多菊石外殼上還有傷痕,有些傷痕會自然修復,有些則可能致命。當時獵食菊石類的有魚類、爬行動物、甲殼動物與其他頭足類。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稍長,請耐心看完。看完應該具有啟發性,對於化石您也會有自己的想法。

被誤解的化石

2010-9-9

前幾天看到一則報導,大陸國務院第123次常務會議原則上通過《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修改後將由國務院頒布實施;看了這則報導之後,頗有感慨;美國國會多年以來,也曾經很多次試圖立法保護古生物化石,但是至今爭論未止,也都沒有(不敢)通過,故此,在此小的我不敢、也不能說化石法,只能寫一些大家常見對於化石的誤解,紓解一下情緒;到底化石的採集和蒐藏是破壞環境?或是搶救珍貴地科知識的載體呢?這個問題一直是全球各地熱門的爭論,不妨平心靜氣稍微探討一下。


「考古學家」發現新化石?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前言

曾聽人說,異常捲曲菊石屬於物種滅絕前的畸形、變異菊石。不過,就出土的化石數量而言,可以推論異常捲曲菊石繁衍興盛,不太像進化末期的異常生物。記得曾經在《北海道菊石物語》一書中,看到關於此的介紹,於是摘錄在此,與諸位石友分享。

 

異常捲曲菊石簡述

  異常捲曲菊石以前曾被視為「在進化末期、即將滅絕前出現的畸形捲曲菊石」。在北海道的白堊紀地層採集菊石化石時,姑且不論外形美觀與否,異常捲曲菊石的數量並不輸給一般的菊石,而且有些地方的出產量還不少。也就是說,當時的海洋跟一般菊石所生存的環境沒兩樣,也許這是大量異常捲曲菊石生存的證據。這麼繁衍興盛的生物,會是進化末期的異常產物嗎?所謂的突變生物,不太可能同時有這麼大量同種形狀的畸形生物出現。不過,異常捲曲菊石也不完全形狀相同,但仍在同一種標準下或固定的變異率範圍內。

 

Polyptychoceras(多褶菊石)

【關於分類】

  多褶菊石這種異常捲曲菊石,是東京帝 國大學 教授橫山又次郎於1890年將浦河產出的不完整標本記錄下來的,分類十分混亂。橫山(1890)參考外國論文做了以下的品種分類。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前言
馬達加斯加可說是菊石愛好者非常嚮往的國度。除了常見的保留真珠色澤外殼的菊石,還有乍看像蛋白石、閃爍著紅色綠色光芒的漂亮菊石,與馬達加斯加的神祕氣氛非常吻合。

這次,筆者不只是造訪美麗菊石出土的國度而已,也想直接參與採集,所以才會千里迢迢來到馬島。

1)採集地點
在馬達加斯加的首都安塔那那利佛的機場降落後,先搭十二小時的車到圖萊爾(Toliara),而目的地還在圖萊爾東北方100公里處。
在那裡,還得開車兼步行4-5小時以上,才能抵達距離最近的村子。途中,以四輪傳動的車輛開過沒有道路的地方,還要橫渡20公尺寬的河流,途步穿越沙漠抵達當地。

 

在前往菊石產地的途中,我們經過藍寶石的開採地。菊石與藍寶石的產地近在咫尺,這在日本是難以想像的光景。這些藍寶石應該是產自於8~5.5億年前的偉晶岩礦床。馬島的基岩為前寒武紀的片麻岩,在那個時期有花崗岩侵入片麻床。含有偉晶岩礦床的花崗岩經風化作用,伴隨著在古生代結束時分裂的岡瓦納古大陸而出現的湖泊,從其再沈積的地層中發現藍寶石礦。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ScienceDaily原文在此

電子雜誌《PLoSONE》論文在此:化石圖很多喔

海洋最可怕的掠食者之一、滄龍科的板踝龍,生活在8千5百萬年前的白堊紀,以前咸認為牠們的游動方式類似鰻魚。滄龍類的外表有點像蜥蜴,以其兇惡的特性而聞名。(圖片來源:Stephanie Abramowciz繪製,自然史博物館恐龍館)

ScienceDaily (Aug. 10, 2010)
  海洋最可怕的掠食者之一、滄龍科的板踝龍(Platecarpus),生 活在85百萬年前的白堊紀,以前咸認為牠們的游動方式類似鰻魚。但是,這個理論被重新檢視,8/10在電子雜誌《PLoSONE》刊登的文章中,一支國 際研究團隊從動物形態學、身體構造方面考量,以洛杉磯自然史博物館的館藏標本為研究對象,發表新的看法。
  論文由一群學者共同撰寫:瑞典隆德大學的Johan Lindgren、加拿大亞伯達大學的Michael W. Caldwell、洛杉磯自然史博物館恐龍館館長Luis M. Chiappe等。
   這件滄龍標本是1969年在堪薩斯州發現,不久後即由自然史博物館收藏。標本包括4塊石板,這些拼湊成大約20英尺長的標本。Chiappe博士統籌這 項研究計劃中的化石清修工作,召集文獻研究的團隊。「這是最特別的幾件化石之一,在恐龍之謎中十分具有號召力。」Chiappe博士表示,他也是博物館的 恐龍館館長,佔地15000平方英尺的恐龍館即將於2011年開幕。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摘自Smithsonoan.com

在博吉斯頁岩發現的5億年前的化石,它們是當今大部分動物的祖先。

Painting by D.W. Miller. Courtesy of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藝術家筆下的寒武紀

這幅圖是D. W. Miller於1997年描繪的寒武紀各色生物。圖中繪有奇蝦(Anomalocaris)、怪誕蟲(Hallucigenia)、微瓦霞蟲(Wiwaxia)、奧托亞蟲(Ottoia)等等。

(J.B. Caron, with permission of the Royal Ontario Museum and Parks Canada © ROM)

奇蝦的螯(Anomalocaris canadensis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令人費解的生物突然大量出現,無演化法則可循。

澄江生物群不但物種多,生物的 "長相" 也顛覆我們所能認知的想像,換句話說,就是沙米哇溝啦~

以前有機會買到澄江化石的時候,總覺得它很醜,根本看不出是 "沙米哇溝",所以興趣缺缺。還是喜歡三葉蟲啊、菊石啊等等......但現在想收都收不到了啦

買不到化石,看看人家的畫作吧(圖片下載自網路,如有冒犯請告知,馬上刪除,謝謝~)

Isoxys 等刺虫 

 

Lingulella 小舌形貝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屬名                                  中文名

                ~Q~ 

QUENSTEDTOCERAS              昆斯泰特菊石

 

                ~R~

 

RADSTOCKICERAS                 拉施塔菊石

RASENIA                                   雷森菊石

RASPALICERAS                       拉斯柏菊石

REHMANNIA                            雷曼菊石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很容易辨識的螃蟹結核化石,經過我的介紹,以後大家一看到這樣的螃蟹化石就知道是丹麥產的。

產地在丹麥的 Jutland 地區的 Limfjords 的海岸線的 Lyby 淺灘。(另外還有兩個產地 Øster Grønning 、Mogenstrup(下圖),以 Lyby 最著名也最被揉濘)

地層年代為Oligocene 漸新世早期(3000萬年前)的灰白砂質混粘土層。

海灘上也會有少許的地層露頭。

冬天或大雨過後,就會把灰白、圓滾滾的結核球從粘土層洗出來,當地稱為 "螃蟹球" ,但並不是每顆敲開來都會有螃蟹,機率大約是 10%,而且螃蟹球數量越來越少(這本來就是化石的宿命)。

化石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12 3